-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钢的正火与退火 一.退火 (将钢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3.扩散退火(均匀化退火) 1050-1150℃,10-20h, P+F或P+Fe3CII 目的:消除偏析 后果:粗大晶粒(应用完全退火消除) 4.再结晶退火 加热温度:Ac1以下50-150度,或T再+30-50度 目的:消除加工硬化 5.去应力退火 500-650℃ 二、正火 (空冷) AC3或Accm+30-50℃ 组织:S+(F或Fe3C) 应用: (1)作最终热处理,普通结构钢零件 目的:a.细化A晶粒,组织均匀化 b. 减了亚共析钢中F%→P%↑,细化→强度,韧性,硬度↑ (2)预先热处理 a. 消除魏氏组织,带状组织;细化组织→为淬火、调质作准备 b. 使过共析钢中Fe3CII↓→使其不形成连续网状,为球化作准备 (3)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三、退火、正火的选择 正火:冷速快,材料组织细化,机械性能好 1.切削加工 低、中碳钢→正火 中高碳刚,合金工具钢→完全退火,球化退火 2.作为最终热处理→正火 3.为最终热处理提供良好的组织状态 工具钢→正火+球化退火 结构钢→正火 返修件→退火 四、钢的淬火与回火 把钢加热到AC3、AC1相变温度以上,保温一定的时间,大于临界快速速度冷却得到→M+A’ 1.淬火温度的决定 亚共析钢:AC3+30---50度 共析钢:AC1+30----50度 过共析钢:AC3+30---50度 保留一定的Cem→HRC↑,耐磨性↑ A中C%↓→M中C%↓→M脆性↓ A中C%↓→M过饱和度↓→残余A↓ 淬火温度过高→A粗大→M粗大→力学性能↓, 淬火温度过高→A粗大→M粗大→淬火应力↑→变形,开裂↑ 2.加热时间 升温、保温 3.淬火介质 6500C以上,慢,减小热应力 650-4000C,快,避免C曲线 4000C以下,慢,减轻相变应力 理想淬火冷却介质 示意图 不同淬火方法示意图 五、钢的淬透性 1.淬透性;淬火条件下得到M组织的能力,取决于VK(临界冷却速度) 2.淬硬性,钢在淬火后获得硬度的能力,取决于M中C%, C%↑→淬硬性↑ 3.影响淬透性的因素——VK,C曲线 C%:亚共析钢 C%↑→淬硬性↑,过共析钢C%↑→淬硬性↓ 奥氏体化温度:T↑t↑→淬透性↑ 合金元素:除Co%以外,C曲线右移,↑淬透性 未溶第二相: ↓淬透性 4.淬透性的应用 (1)根据服役条件,确定对钢淬透性的要求——选材的依据 (2)热处理工艺制定的依据 (3)尺寸效应 钢中含碳量对冷却速度的影响 六.钢的回火 钢中马氏体的碳含量、残余奥氏体量、内应力及碳化物粒子大小与回火温度的关系 3.回火工艺与组织一性能关系(及应用) (1)回火马氏体 ??? 1500C-3500C回火 极细的e 碳化物和低过饱和度a固溶体, 形态基本不变 (2)回火屈氏体 ? T?? 350-5000C 马氏体形F+细粒状Fe3C (3)回火索氏体 S’ 500-6000C 再结晶等轴F+粗粒状Fe3C (4)球状P ??? 6500C~AC1 粗大球状Fe3C+F (5)回火温度与机械性能的关系 200度以下,HRC不变。 200-300度,M分解,残余A转变为马氏体,硬度降低不大,高碳钢硬度有一定的升高。 300度,HRC降低。 韧性:400度开始升高,600度最高。 弹性极限:在300-400度最高。 塑性:在600-650度最高。 钢的硬度随回火温度的变化 高碳回火马氏体:强度、硬度高、塑性、韧性差 低碳回火马氏体:高的强度与韧性,硬度、耐磨性也较好 回火屈氏体:层服强度与弹性极限高 回火索氏体:综合机械性能。 4.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的影响 a. 提高回火稳定性 回火稳定性:指钢在回火时,抵抗回火造成软化的能力 b. 产生二次硬化 c. 增大回火脆性 回火脆性:指随回火温度升高时,在250~400和450-650两个区出现冲击韧性明显下降的脆化现象。 低温回火:150~250回火M(M’)保持高硬度,降低脆性及残余应力,用于工模具钢,表面淬火及渗碳淬火件过和a-Fe+e 碳化物 中温回火:350-500 回火屈氏体(T’)硬度下降,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木材质量v验收标准.doc
- 影响我国民航服务质量因素及对策毕业专业论文.doc VIP
- 餐饮服务系统--结构化分析数据流图E-R图数据字典.docx VIP
- 转炉高废钢比冶炼炉内氮含量控制方法.pdf VIP
- 2024年山西省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pdf
- 2024《顾家家居盈利能力分析的案例报告》8800字.docx
- 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五 工艺流程题课件(共44张PPT).pptx VIP
- TMSA中文版--液货船管理和自我评估.pdf
- 2025年化学中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题型六 实验探究题(共48张PPT).pptx VIP
- 树莓派控制L298N马达驱动器_使用Python.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