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当代文学史
(北华大学当代文学课堂笔记)
绪言
⒈新文学:现代文学三十年和当代文学
⒉新时期文学:改革开放以后
⒊性质:当代文学是社会主义文学
⒋特点:
①异常强烈的政治色彩
②强调重大题材和主题
③突出英雄形象的塑造
④情感情绪基调的昂扬乐观与形式语言的平易通俗
⑤一致标榜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第一章 50-70年代中期的文学思潮
⒈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召开的第一次中华全国文艺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文代会每五年召开一次,是文艺界最高级别的会议,研究决定国家大的文艺方针政策。(名词解释)
⒉第一次文代会的意义:标志当代文学史的开始,是解放区和国统区文学的大会师。(填空)
⒊解放区的文学传统:战争文化规范下的文学传统。(填空)
⒋建国初期的几次大的批判运动:
⑴ 1951年开展的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①毛泽东批判电影《武训传》是污蔑(中国革命)(中国历史)(中国民族)的反动宣传。
②对电影《武训传》在建国之初首开了混淆(文艺问题和社会问题)用(政治斗争和群众运动)代替(文艺批评)恶劣先例。
⑵ 1954年批评俞平伯《红楼梦研究》
⒈新红学的建树:
①关于作者的考证,详细考证出了曹雪芹的身世经历及主要思想。
②关于版本的考证。
③关于《红楼梦》思想艺术特点及成就的研究。
⒉新红学的问题:
①自传说
②色空观念说,是俞平伯“新红学”重要观点之一,认为《红楼梦》的主题思想观念是色空观念。
③情场忏悔说,是俞平伯“新红学”重要观点之一,认为红楼梦主要情感内涵是作者的一种情场忏悔,也是作者对自己一生的情感遭遇的反思和玩味。
④钗黛合一说,是俞平伯“新红学”重要观点之一,宝钗、黛玉两个形象随风而合,合二而一,才真正代表作者的人格理想和美学理想。
⑶ 1954年批胡风。
⒈胡风是我国新文学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填空)
⒉批胡风运动发生的原因:(简述题)
①“左翼”文学阵营内部矛盾的继续。
②讲话发表以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胡风仍不肯放弃自己的文艺思想,去认同毛泽东的思想。
③在多次的批评劝说之后,胡风仍不肯放弃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并提出了反批评。
④“左倾”错误的不断加深。
⒊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是胡风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内涵丰富而复杂,其核心内涵在于,在承认并不否认生活经历、生活源泉的重要性的前提下更突出强调作家的立场、观念以及激情等主观世界的东西,对于创作的根本性作用。
⒌“双百方针”含义: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党和国家在1956年5月正式提出的发展和繁荣我国科学与文艺事业的重要方针。在“双百方针”得到贯彻落实的日子里,科学与文艺事业就呈现生机取得成绩相反,则出现曲折,导致败落。实践证明,“双百方针”是繁荣发展我国科学与文艺事业的必由之路。
⒍反右运动及左倾错误不断加深。
⒎60年代初党对文艺政策的调整。
⒏左倾错误的升级及文革的爆发。
文化大革命:是1966年5月-1976年10月间,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这次民族浩劫,是党和国家,十几年来甚至更长时间以来,极“左”思潮和“左”倾政治路线不断发展,恶性膨胀的结果。(名词解释)
⒐“纪要”:全称是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是江青一伙在文革期间推行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污蔑建国以来的文艺界被一条反党反社会的黑线“专了政”,将双百方针影响下产生的一些有价值,有见地的思想和观点,污蔑为“黑八论”将广大作家及其创作污蔑为“黑作家”“黑作品”。“纪要”不仅完全否定了建国“17年”的文艺成就,也根本否定了“五四”以来新文化新文学的光荣传统,是江青及其一伙制造文学沙漠和文化沙漠的铁证。(名词解释)
⒑样板戏:江青一伙将1964年全国现代京剧观摩中推出的《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八出戏剧作品窃为己有,并按突出的模式加以改造,封为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样板。这些作品虽各有成就和特点,大多对生活的净化、美化,而存在明显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是文革文学的典型形式。
⒒“三突出”:是江青一伙抛出的,文革文学的理论命题之一,主张文学作品塑造人物形象时,应在所有的人物当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当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当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名词解释)
⒓“阴谋文学”:是文革期间,有政治野心家、阴谋家受益炮制的,图解政治纲领,服务政治阴谋的反动文艺作品。如小说《初春的早晨》、《虹南作战史》,电影《欢腾的小河》《反击》,话剧《盛大的节日》等。(名词解释)
第二章 五六十年代的小说
第一节 概述
⒈作家的分划
①努力写作而不免退化的作家
②努力跟上时代步伐但是被放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