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巨变震撼海外华人 身份追寻经历失根寻根重根.doc

中国巨变震撼海外华人 身份追寻经历失根寻根重根.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巨变震撼海外华人 身份追寻经历失根寻根重根

中国巨变震撼海外华人 身份追寻经历失根寻根重根据美国《世界周刊》报道,经营纽约市景点门票的袁鹏不久前回到北京给父母扫墓,刚刚归来的他表示,他对北京的巨大变化只有两个字描述:震撼!他说,他在北京已经“找不到北了(普通话摸不清东西南北的意思),心里很失落,感到回不去了,因为童年的记忆全没有了”。上海籍移民吕玉新博士几年前回上海探亲时发现,上海的变化实在太大。在美国生活多年的他表示,由于中美之间文化差异,他感到自己“两头不是人”。   不仅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变化巨大,一些中国的中小城市及乡镇也同样如此。纽约华策会小区拓展专员郑杨超十年前从福州马尾移民美国,“最近几年回国几次”。她说,出国时,家乡是旧房子,现在到处在拆迁,“都不认得了”。温州籍移民方银生是温州市七都镇人,1995年赴美谋生,2010年回到七都镇探亲时“找不到家,因为小路没有了”。   华人失落 心理受冲击   家乡巨变带来的不仅是兴奋,而且更有失落。有华人发表文章称,一名加拿大华裔青年回到中国“并未找到自己的根”。青年说,在这段带着祖辈记忆的特殊旅程中,爷爷姥姥唠嗑述说的家乡,早就在过去某个时间点上消逝了,取而代之的是现在这个他们根本不熟悉的老家,不只是建筑,不只是老家的宅子,整个环境和人们也因为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有了不同的发展。“那个魂牵梦系的家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沙斯曼(Nan Sussman)博士是纽约市立大学史泰登学院心理学教授,多年来一直研究世界各地移民的回归现象以及这一过程对移民心理及文化冲击。她接受采访时指出,导致失根有两个原因。一、中国变化太快,人的流动也太大。当移民回到他们家乡时,家乡变了,人也变了,许多东西移走了。二、移民本身也发生变化。他们已经适应在美国生活,其思想和行为已与过去不同。“他们突然感到对家乡不能适应”。纽约华裔心理医师金晓春博士指出,有些人有失根感,而有人则没有。产生“失根之感”是因为这些华人仍保留中国文化,而没有“失根之感”表示他们已经认同美国文化。   无法回头 适应美环境   今年48岁的温州移民叶新云2001年12月移民美国,2008年1月回到温州市探亲,感到温州市变化太大,“不知道怎么找路”。楼高了,路宽了,交通也方便,人也变得文明了。但他有点失根的感觉。现在,他们一家人都在美国,回到中国只是看看父母。过去,他“在中国做建筑,现在美国做生意”。他表示,虽然中国发展很好,他也没有后悔,因为“美国也不错”。   今年50多岁方银生表示,他现在是“出家容易回家难,这辈子回不去了”。他说,老家镇里的居民“80%在国外”,如意大利、法国和美国。他出来后,先在一家华人衣厂打杂,现在一家华人蔬果超市卖肉。他说,家乡人现在生活很好,有人还请保姆。村里人早晨去餐馆吃早点,午餐买熟菜吃,都不做饭了。他不后悔来美国,因为“儿子和女儿在这里发展很好”。   纽约市健康医疗总局市场代表蔡韦仪说,她是客家人,上世纪80年代从广东惠州移民美国,1998年回国时感触很大。“我借辆自行车,在惠州城到处转,但是找不到过去那种感觉”。她感到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她说,许多华人经常回中国,主要是做生意。   金晓春认为,失根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由于中国变化太快,许多华人移民回乡后对一切感到陌生。变化包括路找不到,四周冒出许多高楼大厦。“如果有人感到没有变化,才会奇怪”。他说,有人回到中国后,父母不在了,亲戚也不热情,吃的东西也没有过去的味道,导致失根感。有人在中国没有近亲,就在美国扎根了,也属正常现象。“移民的过程就是文化的适应”。 环境差异 无共同语言   纽约法拉盛图书馆副馆长邱辛晔过去几年曾经两次回到家乡上海,发现“过去住过的房子都没有了”。他回国主要是参加同学会,“参加同学会有寻根的感觉”。但是,与那些国内的同学对话,他发现双方存在很大的距离,大家关心的内容不同,“想法不在一条轨道上”。他说,中国人喜欢寻根。目前,中国大陆掀起寻根热。许多人回到自己的老家寻亲,编撰家谱。他们生活好了,也有空闲时间。美国华人组织的寻根夏令营一个接着一个。他认为,如果从基因角度讲,纯种的中国人很少,大家都是“杂果拼盘”。   吕玉新博士在1970年就从上海下放到北大荒,1978年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日语系。他在日本从事过学术研究,后在纽约圣若望大学(St. Johns University)获得世界史博士学位,现在几所大学担任教授。2009年,他回到上海,并到北大荒访问。出国多年后,他回到中国感到很不适应,“对中国不习惯了”。他说,这种不适应是由人际关系和体制不同带来的。他觉得自己既有中国文化,也有美国文化,“把中美文化混在一起了”。他举例说,曼哈顿的高级厨师做的菜肴不同在调料的不同,厨师用不同的原料配制调料,关键就在这调料上。“我就

文档评论(0)

youkao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