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鹿寨中学2012年春季学期高三年级综合科第一次测试 文科综合.docVIP

柳州市鹿寨中学2012年春季学期高三年级综合科第一次测试 文科综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柳州市鹿寨中学2012年春季学期高三年级综合科第一次测试 文科综合

柳州市鹿寨中学2012年春季学期高三年级综合科第一次测试 文科综合 考试时间:3月25日17:40~22:10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300分;答题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班别、学号、姓名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 3.每题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或黑色墨水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否则答案无效。 第 I 卷 ( 选择题,共140分 ) 本卷共35题,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2.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 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图2为“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由于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可能直接导致 A.该区域降水增加 B.该区域地表径流增加 C.蒸发量不变 D.地下径流增加 4.若要进一步增加该流域水资源的丰富程度,下列措施中作用 不明显的是 A.封山育林 B.退耕还林 C.修建梯田 D.修建小型水库 图3中甲为台湾某海岸地区的月降水量和月蒸发量分布图。读图回答5~7题。 5.该海岸地区最有可能位于下列哪个城市附近? A.台北 B.花莲 C.彰化 D.高雄 6.该地区农业生产中最突出的限制性条件可能是 A.土地涝洼 B.风沙威胁 C.土地盐渍化 D.光照不足 7.就自然环境而言,该地区最适宜发展的产业活动是 A.水稻种植业 B.茶叶栽培 C.石油化学工业 D.晒盐业 图4、图5所示圆圈为台风系统,把该系统分成四个区域,短箭头表示风,长箭头表示台风整体移动方向。读图回答8~9题。 8.航海中不幸处在该台风的控制区域(图4), 则哪一区域最危险? A.Ⅰ B.Ⅱ C.Ⅲ D.Ⅳ 9.图5中四艘船的逃生路线(虚线箭头) 正确的是 A.甲路线 B.乙路线 C.丙路线 D.丁路线 图6中弧S为某局部经线圈,M、N两地纬度相同,O为该经线圈圆心,太阳光与S相切于M。读图完成10~11题。 10.此日,M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0° B.α C.90°-α D.23.5°+α 11.角α的数值变化范围是 A.0°~47° B.0°~23.5° C.23.5°~47° D.47°~66.5° 12.墨子曾批评说:“今王公大臣……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则不知使能以治之。亲戚则使之,无故富贵,面目佼好则使之。”为改变这一状况,墨子主张 A.“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B.“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C.“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 D.“国都不相攻伐,人家不相乱贼”,以兴“天下之利”。 13.“因‘丝绸之利日扩’……‘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了汉代“市”的出现与规范 B.反映了唐代“草市”的兴盛与发展 C.反映了宋代“市”的发展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D.反映了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景象 14.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文档评论(0)

fuxinyueyanzh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