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B-25沥青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与优化调整.docVIP

ATB-25沥青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与优化调整.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ATB-25沥青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与优化调整

ATB-25沥青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与优化调整 第一工程公司 [摘 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ATB-25密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及生产配合比,沥青混合料试拌试铺的总结,以及 ATB-25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进一步优化调整,对类似的ATB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ATB-25配合比 设计 试拌试铺 优化调整 1 前言 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一直就受到各方面的重视,目前仍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而对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半刚性基层设计的合理与否,在国内多年来沥青路面基本上都遵循着“强基薄面”的设计理念,基层采用半刚性结构,沥青面层厚度一般为15~18cm。随着我国引进一些先进的路面结构技术,柔性基层结构路面逐步被一些省市(地区)认识和采纳,在根本上消除了路面早期损坏的因素,从而改变了路面结构型式单一的状况,趋向“柔基厚面”的设计理念。 ATB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是作为柔性基层使用的新结构之一,具有骨架密实、渗水系数很小的特点,一般采用的结构层厚度大于8cm,其施工技术编入了新规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该混合料综合了原规范中ACⅠ型与ACⅡ型的优点而形成的级配,既有ACⅡ型的粗骨料含量,又适当地采用了ACⅠ型较多的细集料用量,两种级配类型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级配。结构上既具有ACⅠ型的密实,又有ACⅡ型的骨架嵌挤结构,抗变型能力强,密实不渗水。实测数据表明其稳定度很高(一般大于3000(次/mm)),渗水系数较小(一般小于200(ml/min)),具备良好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及抗水损坏能力。但该混合料的缺点是:大骨料含量相对较多,中间粒径骨料含量相对较少,混合料表面积相对较小,对沥青用量较为敏感;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离析,压实比较困难。 笔者参与了河南济焦新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其下面层采用13cm 厚的ATB-25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路面结构,其上为6cm厚AC-20粗型沥青混凝土,4cmSMA-13沥青马蹄脂混凝土,沥青面层总厚度达23cm。下面将ATB-25沥青碎石配合比设计及优化过程的经验与总结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和完善,不断提高沥青路面施工水平。 2 ATB-25密级配沥青碎石初步配合比设计和试验段总结 2.1原材料选择 1、沥青:根据济焦新高速公路所处的地理位置,按照规范附录A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确定该路段所处气候分区为1-3-2夏炎热、冬冷湿润区,选择的沥青为国产中海(36-1)A级70#石油沥青,其各项指标均符合JTGF40-2004中对道路石油沥青A级70#的相关技术要求。 2、矿料:ATB-25沥青混合料采用3种粗集料,1种细集料,1种矿料填料。 粗集料三种规格分别为:20-30mm、10-20mm、5-10mm的石灰岩,产自博爱大辛庄;细集料采用博爱大名桥产水洗机制砂,规格为0-5mm;填料采用博爱第一水泥厂生产的石灰岩矿粉。试验结果表明,各种集料均符合JTGF40-2004规范中有关高速公路沥青中下面层集料技术要求。 2.2目标配合比设计 1、矿料级配的确定 依据JTGF40-2004规范关于ATB-25型沥青碎石的矿料级配范围要求,在规范级配范围内选择三组粗、细不同的矿料配合比。通过对所采用的矿料级配进行合成,以4.75mm筛孔通过率为粗细分界线,三组级配在4.75mm筛孔上的通过率分别为:级配1- 36.4%,级配2- 30.9%,级配3- 25.9%。三条合成级配分别位于规范级配范围的中值线附近,中值线的上方和下方,三条级配曲线见图。 表1 筛孔(mm) 31.5 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级配1通过率(%) 100 96.8 75.1 66.2 57.6 47.8 36.4 26.1 18.7 12.9 8.7 6.4 4.6 级配2通过率(%) 100 96.3 71 62.6 54 44.4 30.9 21.9 15.9 11.4 8 6.2 4.5 级配3通过率(%) 100 95.6 66.5 56.6 48.7 39.9 25.9 18.5 14 10.1 7.4 6 4.5 2、混合料拌和及击实温度的确定 依据河南省交科院的检测结果,绘制(中海36-1)A级70#道路石油沥青粘度-温度关系图,确定出混合料拌和温度与成型压实温度范围分别为151℃~156℃、139℃~144℃。 3、合理级配的选择 对选用的三组矿料配比分别按预估的油石比3.9%成型马歇尔试件,马氏试件击实成型温度为:145℃,试件成型采用φ101.5的尺寸试模,双面各击实75次,测定马氏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计算马氏体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