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看兰波的超现实主义对《奥菲斯的遗嘱》中的影响.doc
看兰波的超现实主义对《奥菲斯的遗嘱》中的影响
摘要:《奥菲斯的遗嘱》(Le testament dOrphée)是让?谷克多(Jean Cocteau,1889-1963)最后一部电影作品,于1960年问世,同时也是奥菲斯三部曲中的终结章。仿若一本私人语录,垂暮之年的导演在电影中固执地述说着一生追求的超现实的艺术理念,这部电影更像是他留给艺术界的遗嘱。沿袭了前两部电影的角色设定和意境勾画,这部电影同样弥漫着哲学化的诗意和瑰丽奇特的大胆构想,重复着关于生死轮回的思索。该论文主要通过《奥菲斯的遗嘱》的镜头语言,看兰波的诗歌《地狱一季》中,其超现实主义思想对影片的影响。
关键词:奥菲斯的遗嘱 谷克多 兰波 超现实主义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6-0043-02
想必很多人观影之后,都会有很多疑问,会什么那朵花会重生?为什么有马头人?那人为什么有着白色羽翼?为什么诗人看见了另一个自己?为什么时空会错乱?谷克多早就给出了答案,其实,《奥菲斯的遗嘱》还有另外一个片名翻译《不要问我为什么》(ne me demandez pas pourquoi),正如超现实主义鼻祖兰波曾说,“我即他人”。兰波“凭借幻觉和错觉写诗”,那谷克多便是按照他诗人的属性,跟着潜意识编织电影中的奇幻世界,这个世界没有逻辑,无从解释,诗人只是利用他导演的属性,忠实地记录了这次神游。兰波的作品《地狱一季》,也像对自己艺术生命的总结,那么,其中的诗歌表达是如何影响谷克多创作的呢?两部作品之间有何思想关联呢?
1 时空旅行
谷克多像是为了给自己的电影世界画个完满的句点,为自己心爱的艺术品辩护,一改此前的潇洒不羁,在片头给出自己热衷“电影”的缘由――它将幻想如同现实一样,展现在我们面前,它是一种表达诗意的绝好媒介。归根结底,谷克多还是诗人,他只不过选择了电影来表达诗意,那么观众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光影流转中,我们仿佛是看见了那个年轻自我的诗人兰波。
电影开头,导演走进自己此前创造的电影中,因犯有过错,饱受时空错乱之苦,游荡于宇宙阴影之中,寻找能枪杀自己的教授,以获取自由之身,没想到却坠入另一个泥潭,也就是地狱,导演在海边复生了自己创造的塞西斯特,带着死去的花朵经历了地狱之旅,寻找女神,却被杀死,他想着骑机车的死神能够带他找到灵魂归宿,没想到生死轮回远没有这么简单。
谷克多穿着传统服饰,先是遇到了梦想成为教授的小男孩,接着遇到了还是婴儿时期的他,后来遇到了弥留时期的他,从他手中取出了子弹,最后找到年轻时的教授,让他用手枪结束自己在宇宙阴影中的流浪。在《地狱之夜》中,兰波也有一个“好主意”,他“吞下了一大口毒药[……]隐约想到要归依和善幸福、寻求得救”这一段错乱的时空旅行颇有意味,谷克多曾说“我经历的死亡远比生命要长久”,也许他认为地狱可以让他获得自由,没想到却“跌入另一个泥潭”。让他自由的不是地狱,而是永恒的灵魂。正如兰波所说“找到了!什么?永恒。那是融有太阳的大海。①”
空间转而到达了地狱,顺着马头人的指引,谷克多看见了诡异但是如同人世间繁华的地狱,那里有占卜的吉普赛女郎、篝火、纸牌,还有弹琴的灵魂。在那里,他看到了自己作品中的人物塞西斯特的照片从篝火中出现,这一幕如凤凰涅?一般,人物在火中得到新生。火,一个焚毁一切又让一切重生的神秘之力,兰波也自称是“盗火者”,拥有创造生命的能力。谷克多将照片扔进大海之后,塞西斯特从大海中升起,“我爱那大海,仿佛它可以洗净我一身的污秽,我看见给人带来慰藉的十字架升起。我是被天上的彩虹罚下地狱的。②”
塞西斯特带着命令而来,他们遇到了审判法庭,法庭上的那场辩论正是谷克多对艺术理解的辩护,他解释电影允许一个人将自己现实的一面用超现实的一面展现出来,谷克多还解释了“诗人不会死,也不会生存,很少有人谈论他们,很多有人理解他们③”,不生不死,正是自诩为诗人的谷克多在生死世界穿行的标签,他通过诗意的灵魂与世界上其他同类联系。这与兰波具有通灵者的属性的理论如出一辙。
审判结果是带罪生活,塞西斯特孤独抑郁前行,碰到了能够让人快速成名的雕塑,只要将自己的名字塞入雕塑口中,它就可以吐出源源不断的诗歌文学,直到下一个名字出现为止,这不就是嘲讽现实文坛吗?名誉来得容易,去得也容易,真正有几个人如他,真的在超现实的感官世界里,来去自如,抑或潇洒告别?也许这种人当算上兰波一个。
在路途的最后,女神给予了谷克多致命一击,他回到了人间,这让谷克多惊异不已,他想用死亡献祭艺术,“去同另一个世界沟通,那里有赤裸的灵魂④”,因为“承载我们的肉体并不理解我们身体里的东西⑤”然而,“现在,我在对抗死亡!对我来说,劳动显得过于轻微;背叛世界的那种痛苦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