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放射性废物处置第十一章放射性废物处置
第十一章 放射性废物处置近地表处置将短寿命低中放废物(SL-LILW)置于地表上或地表下,设置或不设置工程屏障,最后加几米厚的防护覆盖层,或者将废物置于地表下几十米深的洞穴中处置。目前主要采用混凝土构造的沟壕、窖仓、井筒或地面墓堆。对短寿命低中放废物处置,一般认为隔离三、五百年就可以达到安全水平。深地质处置深地质处置系指在地下几百米(500-1000m)深的稳定地层中,采用工程屏障和天然屏障相结合的多重屏障隔离体系,将高放废物和长寿命α废物与人类生物圈长期安全隔离的处置方式。目前核工业界已达成共识,深地质处置能提供一种高放废物安全、可靠的处置方法[1]。EvelyneBertel et al., Management of Recyclable Fissile and Fertile Materials, Global 2007, Boise, Idaho, Stept. 9-13, 2007, PP. 300-303.深地质处置目前拟选用的处置岩体类型有:泥岩(粘土、页岩)、岩盐(盐层、盐丘)、结晶岩(花岗岩、玄武岩、片麻岩、辉长岩)等。高放废物再深地质处置库中有四层屏障与生物圈隔离:高放废物本身,高放废物玻璃固化体或乏燃料元件具有很低的浸出率;废物的包装钢桶,能阻止放射核素外移;回填材料,保证废物与岩石间热和力学性质的连续性,并减少地下水直接与废物罐接触;岩石的地质屏障。地下深孔处置目前在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中,钻几公里深的钻孔已属常规。据最近评估,一个全规模的4公里深的钻孔,可能在5个月内就能建成,花费约为$500万。基于这种工业技术成就,有人建议在地下几公里的稳定结晶岩层中,钻直径80cm、4km深的钻孔,下部2km放置直径50cm、高4.4m的乏燃料贮存容器(每个容器放置2个PWR乏燃料组件),容器间用膨润粘土塞子隔开。上部2km用粘土或混凝土充填并密封,这样每个深孔可处置400t乏燃料。1GWePWR,每年卸出约20t乏燃料,一个深孔就可以处置20年卸出的乏燃料,全寿期(60年)3个深孔处置就行了。深孔处置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从废物处置位置到生物圈迁移途径大大加长。深孔处置比深地质处置库处置的辐射风险小几个数量级;在几公里深孔结晶盐中,水分少,孔隙率和渗透性都很低;在深孔中任何存在的水都会高盐度,由于结晶岩石密度较高,即使加热,高盐度的水也不可能靠对流上升到上层新鲜水中;深孔场址比较容易找到。海洋底部也有合适的主岩体,在近海的板块上也可能已找到合适的场址。但是深孔处置还是刚刚提出的概念设想,深孔选址的知识目前很不充足,还有待今后深入研究。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从1957年美国科学院提出设想,到2002年美国参、众两院先后通过了在尤卡山建造地质处置库议案,随后布什总统批准尤卡山为美国核废物最终处置库场址,历时45年的基础研究和场址评价。可见,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的艰难。11.1放射性废物处置概论11.1.1定义广义上讲,放射性废物处置包括全部的气载废物、液体废物及固体废物的处置。前两者通常是指将经过处理合格的废气或废水排放到大气或水体的过程;而后者则是是为了减少放射性废物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把经过整备处理的放射性废物(如高放废液的固化体等)放置在一个不可回取的、有多重屏障的专门设施中,保证放射性核素衰变到安全水平之前与人类生物圈隔离所采取的措施。本章所涉及放射性废物处置主要是指固体废物的处置,同时简要介绍适于中放废液处置的水力压裂法。放射性废物处置包括如下要点:(1) 被处置的对象为符合处置要求的废物包;(2) 需要按审管要求在选定的场址上建设处置设施;(3) 废物处置必须经过审管部门批准;(4) 处置意味着不打算回取废物;(5) 处置系统的功能是保持废物与人类环境长期隔离,包括限制废物中的放射性核素向环境释放、保护废物不受环境过程的干扰两方面内容。11.1.2处置原理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原理包括贮存衰变和迁移与扩散两种。所谓贮存衰变通称为“包容” (或浓集和约束),就是在所要求的期间内尽量将废物保存在同一个地方,放射性核素经过充分衰变达到无害化水平。近地表处置方法总的包容期可达300年左右,特别适合于含短半衰期核素的低中放废物的处置。经过了这个总的包容期之后,废物中的短寿命核素和长寿命核素均达到极低水平,以致于这些核素进行任何程度的扩散都是可以接受的。迁移与扩散是让废物通过自然过程以多种形式向环境进行转移,达到稀释的目的,而且稀释后的浓度不存在不可接受的危害。对于含有长寿命核素的高放废物来说,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处置是有明显可取之处的。因为,它们的浓度通过衰变只会缓慢地减少,而将其长期包容在某一地方必然存在一种潜在的危险。最好的方案就是设计一个系统,先将废物包容一段时期(取决于废物种类),然后允许其进行缓慢的迁移与扩散。11.1.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