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同步精品课堂)2016年高中语文 专题09《虞美人》《苏幕遮》(练)(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docVIP

(公用)(同步精品课堂)2016年高中语文 专题09《虞美人》《苏幕遮》(练)(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用)(同步精品课堂)2016年高中语文 专题09《虞美人》《苏幕遮》(练)(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

《虞美人》《苏幕遮》 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①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渌溅溅②。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③,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④。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注】①此词乃作者被外放任溧水县令期间在无想山消夏时所作。 ②溅溅:流水声。 ③社燕:即燕子,春社时飞来,秋社时飞走。 ④尊,通“樽”,酒杯。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风老莺雏”三句,写夏初风物,取景典型,饶有特点,给人成熟饱满之感。 B.乌鸢乐、溪水喧,作者笔下的景物蕴含活力,呈现出清新、自然、美好之态。 C.“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句有暂时抛开个人荣辱,向酒杯中找寻寄托的意味。 D.“歌筵畔”三句,写在弦歌与美酒中意欲醉眠,表现出渴望归隐的决绝态度。 【答案】D 【解析】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下片引入“社燕”,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何妙处?(6 分) 【答案】手法:比喻。妙处:将自己比作来往无定、寄人檐下的社燕,传达出长期宦海漂泊、无从把握自身命运的疲倦感,生动形象,又颇为含蓄。或:借社燕来往无定、寄人檐下等特点,寄托了自己对长期宦海漂泊,无从把握自身命运的疲倦生涯的感慨,形象切合,又颇为含蓄。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表达技巧。解答时先明确技巧,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诗人把自己比作社燕,春来秋去,飘飞流浪在大漠荒原,来寄居在长长的屋檐。以社燕自比,感叹身世飘零,行踪无定的生活。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用古代诗文原句填空。(4 分) 上片末尾,周邦彦由自身遭遇联想到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所述境况。二人所处环境均为低湿之地:周邦彦是“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白居易则是“住近湓江地低湿, ”。二人仕途所遇也均有困顿之感:周邦彦是“憔悴江南倦客”,被外放为官;白居易则是“ ”,被贬为江州司马且困居九江。故周邦彦凭阑,大有二人同为苦命之人的感慨,这就应了白居易所说的“ , ”。两位诗人隔空交会,可谓宦海漂泊,古今同一。 【答案】黄芦苦竹绕宅生 谪居卧病浔阳城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名句的默写,首先要分析所给语境,同时注意个别字的书写规范。比如“天涯”、“ 浔阳城”等。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共8分) 关河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 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4.从上、下两阙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来写的,上阕写的情景是在日间“渐向溟”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答出以时间为线索1分,能简要说明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 5.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5分) 【答案】作者在词中表达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侯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答出心情2分,能简析表现的,给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从上阕的“凄冷”、“无雁影”能看到诗人思念亲人却无音信的凄凉心情,下阕“寂静”、“孤灯”、“酒醒”、“夜永”看到诗人长夜无眠的孤寂心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题目。 菩 萨 蛮 周邦彦 银河①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②。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天憎梅浪发③,故下封枝雪。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 [注]①银河:天河。借指人间的江河。②浴凫飞鹭:凫:野鸭。鹭:白鹭。③浪发:滥开。 6.这首羁旅词中的“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拟人手法。作者说上天憎恨梅花滥开(开得茂盛),所以下起大雪封住梅花树枝,实则写出了春寒料峭(强调寒冷亦可),衬托出远在异地漂泊之人的凄寒苦楚。或是:借景抒情(以景写情)。作者描写了梅花绽放之际,天降大雪。天气越发寒冷袭人,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jl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