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用)(同步精品课堂)2016年高中语文 专题10《菩萨蛮》《长相思》(测)(提升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
《菩萨蛮》《长相思》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题目。(9分)
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不过,起源于民间的文体,到了文人手中,往往被赋予更深的意义,因而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①之说。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
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之者多追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靡,于是有苏轼对传统词风的改革。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以诗为词”,主要表现为对题材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等。这在主要以倚红偎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
值得提出的是,苏轼的这一类创作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觉意识。这表现在,首先,他要突破传统,自成一家。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对词坛上某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的努力,他应该是曾经注意的。以我们对苏轼个性的了解,他肯定要在这方面继续力争超越前人。所以,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既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体现士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
就在苏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了“尊体”的探讨。不过,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的。在其著名的《词论》中,这位女词人对北宋词坛作了全面梳理,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主要批评了忽视词的音乐性的做法。因为词自产生以来,本身就是一种音乐文学,到了李清照的时代,仍然主要是音乐文学。偏离了这一传统,或者使得这一传统变味,显然不能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尽管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彼此带有一定的否定性,但不可否认,二者都有尊体的动机。前者是从意义的层面上,要把词向传统诗文的表达功能靠拢,从而否定“小道”之说;后者则从词的本来意义上,强调艺术的精工,从而保证这一文体的特殊性。看似相反,实则相成。
苏轼和李清照的尊体论,实际上从两个方面画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因而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
注①:尊体,指词这种体裁被词作家所推崇,不再被视为“小道”。
1.下列关于“尊体”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词在发展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到北宋时期,词坛始出现尊体之说。
B.苏轼“以诗为词”,对传统词风进行改革,这在当时是非常另类的做法。
C.当时词坛有人正努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苏轼也力争以创作实践来超越前人。
D.李清照并不反感北宋词坛的“俗词”,她主要批评了词作忽视音乐性的做法。
【答案】D
【解析】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下列对苏轼、李清照尊体的“两个层面”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苏轼突破词的传统,主要表现为拓展词的题材内容,重视词的格调意蕴,因此自成一家。
B.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来维护“别是一家”的词的本来特征——音乐性。
C.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分别从意义的层面上和艺术的层面上尊体,两者相反相成。
D.两种尊体论从不同方面画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但都不被当时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文章并末提及李清照的尊体论不被当时词坛的多数人接受,事实上也不是这样。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依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轼的幕僚调侃“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体现当时词坛对苏轼“另类”词风的讽刺性评价。
B.超越传统词风是“破”,超越新兴词风是“立”,由于创作上的争强好胜,苏轼“立”的成就远远大于“破”。
C.进入南宋以后,李清照由于有了国破家亡的惨痛经历,其词作内容转为深沉,但依然保持了音律之美。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文章并末提及苏轼“立”的成就远远大于“破”的成就。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11分)
菩萨蛮 (其四)
韦庄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注】韦庄,字端己,唐末诗人,唐朝花间派词人,有《浣花词》流传。曾因战乱避祸于江南,后入蜀。本词作于晚年侍蜀期间,此时韦庄为蜀掌书记,甚受蜀主王建器重,而中原正值晚唐与后梁政权交替之际,韦庄处于有家归不得的困境。
4.这首词上阕以主人口吻,下阕以客人口吻来写,都用了“须”和“莫”,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公用)高考数学 艺体生精选好题突围系列(基础篇)专题14 双曲线.doc
- (公用)高考数学 艺体生精选好题突围系列(基础篇)专题16 二项式定理及其应用(理).doc
- (公用)高考数学 艺体生精选好题突围系列(基础篇)专题17 概率.doc
- (公用)高考数学 艺体生精选好题突围系列(基础篇)专题12 立体几何.doc
- (公用)高考物理 艺体生文化课百日冲刺 专题2 力与平衡.doc
- (公用)高考物理 艺体生文化课百日冲刺 专题1 直线运动.doc
- (公用)高考数学 艺体生精选好题突围系列(基础篇)专题18 统计与统计案例.doc
- (公用)高考数学 艺体生精选好题突围系列(基础篇)专题19 算法初步与复数.doc
- (公用)高考数学 艺体生精选好题突围系列(基础篇)专题15 抛物线.doc
- (公用)高考物理 艺体生文化课百日冲刺 专题3 牛顿定律.doc
- (公用)(同步精品课堂)2016年高中语文 专题10《菩萨蛮》《长相思》(练)(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doc
- (公用)(同步精品课堂)2016年高中语文 专题11《庖丁解牛》(测)(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公用)(同步精品课堂)2016年高中语文 专题11《庖丁解牛》(测)(提升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公用)(同步精品课堂)2016年高中语文 专题11《庖丁解牛》(练)(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公用)(同步精品课堂)2016年高中语文 专题13《阿房宫赋》(测)(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公用)(同步精品课堂)2016年高中语文 专题13《阿房宫赋》(练)(提升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公用)(同步精品课堂)2016年高中语文 专题13《阿房宫赋》(测)(提升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公用)(同步精品课堂)2016年高中语文 专题14《伶官传序》(测)(提升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公用)(同步精品课堂)2016年高中语文 专题14《伶官传序》(测)(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公用)(同步精品课堂)2016年高中语文 专题14《伶官传序》(练)(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