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采·刘勰.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情采·刘勰

刘勰 可是后来的作者却采用浮泛的语言,忽视真情实感,抛弃了古代《诗经》的传统,效法近世辞赋的弊病,因此表现真实感情的作品日渐稀少,片面追求词藻华丽的篇章却越来越多。所以有人热中于高官厚禄,却空泛地吟咏田园的隐居生活;心里老是牵挂着繁忙庸俗的政务,却空洞地描述尘吐之外的情趣。真情实感没有一点,写的跟想的恰好相反。桃李从不自夸,人们自然会在树下踩出一条条小路,那是由于枝头有果实存在。相传男子种出的兰花不能发出幽香,那是由于他们没有细腻的感情。象草木那样微小的事物,尚且要依赖感情依靠果实,何况文章,以抒情述志为本。写的作品与自己的心志完全相反,这样的作品难道值得效法! * 情 采 刘勰 教学目标 了解《文心雕龙》的内容 了解作者刘勰及其主张 理清文章思路,翻译全文 字彦和,山东莒人 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 生活于南朝齐(479-502)梁(502-557)间 晚年出家为僧,改名慧地。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文学理论家, 他写的《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 系统的文学批评理论专著。   他精通儒学和佛学,在文学方面有卓越 的见解。   《文心雕龙》奠定了我国古典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础,   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影响极大,被誉为中 国古代 “艺苑之秘宝”。   《文心雕龙》共10卷,50篇。原分 上、下部,各25篇。全书包括四个重要方 面。上部,从《原道》至《辨骚》的5篇, 是全书的纲领,而其核心则是《原道》、 《征圣》、《宗经》3篇,要求一切要本 之于道,稽诸于圣,宗之于经。   从《明诗》到《书记》的20篇,以“论 文序笔”为中心,对各种文体源流及作家、 作品逐一进行研究和评价。以有韵文为对象 的“论文”部分中,以《明诗》、《乐府》、 《诠赋》等篇较重要;以无韵文为对象的 “序笔”部分中,则以《史传》、《诸子》、 《论说》等篇意义较大。   下部,从《神思》到《物色》的20篇(《时序》 不计在内),以“剖情析采”为中心,重点研究有 关创作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问题,是创作论。   《时序》、《才略》、《知音》、《程器》 等4篇,则主要是文学史论和批评鉴赏论。下部的 这两个部分,是全书最主要的精华所在。以上四 个方面共49篇,加上最后叙述作者写作此书的动 机、态度、原则,共50篇。 《情采》是其中的第31篇 从哲学思想上看,刘勰从天道自然观出发,在文章本体论的意义上肯定了文采是文章的本质属性,情感是实现“道之文”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从现实语境上看,刘勰“情采”观受到了六朝时期“重情”和“重采”审美时尚的影响,是在与当时的形式主义文风斗争中诞生的。 脉络梳理 情采 一、用自然现象引出要说的内容 二、通过具体事例论证“情与采”的关系 三、总说文章内容与形式关系的重要 古代圣贤的著作,总的都称为文章,不是因为有文采,那是因为什么呢?由于水性虚柔,才有波纹荡漾;由于树体坚实,才有花朵开放,这说明外在的表现形式依附于内在的实质。虎皮豹皮如果没有斑纹,那就跟狗皮羊皮一样了;犀兕虽然有皮,但制成铠甲还要靠涂上丹漆才有色彩,可见内在的实质需要外在的表现形式。至于抒发思想感情,铺陈描写万事万物,用文字刻划内心活动,在纸上组织文辞,文章应当光彩焕发、文采繁富是很明白的了。 所以构成文采的途径有三条:第一种叫形中之文,是靠青、黄、赤、白、黑五色构成的;第二种叫声中之文,是靠宫、商、角、徵、羽五音构成的;第三种叫情中之文,是靠喜、怒、哀、乐、怨五情构成的。五色相调,便会呈现漂亮的花纹;五音相配,就会形成美妙的乐曲;五情抒发,便会产生优美的辞章。这是天然的规律啊。 这里的“三文”包括了文学艺术创作中一切美的形式。 《孝经》传下训则,说孝子在居丧期间说话不加文饰,因此知道君子平时说话不曾质朴无文。老子痛恨虚伪,所以他说“漂亮话不真实”,但他的《老子》一书却词句精妙,这就表明他并不是一概厌弃华美的文采。庄周说“巧妙的言辞能雕饰万物”,指的是用辞藻来修饰;韩非子说“以华丽漂亮的言辞为美”,说的是有文采。用艳丽的言辞使文章达到绮丽,用巧言的雕饰使文章达到藻饰,文学语言的变化,至此已达到极端了。 研究体味《孝经》和《老子》的意思,便可知文章华美或质朴都应依附于人的思想感情。细看庄周和韩非的话,就知道华丽和朴质的关系处理不当,错在追求过分的艳丽。如果能在清浊之流上选择清流,能在邪正之路上选取正道,就可以在写文章时驾驭文采了。那铅粉和青黛是用来修饰容貌的,但女子的美目巧笑却来启天生的美丽姿质;文采是用来修饰语言的,但文章的美妙动人却本于思想感情的自然。所以思想感情是文采的经线,言辞是思想内容的纬线。只有经线正了,用纬线才能织成布帛;只有思想内容确立了,语言才能通达流畅。这是作文章的根本法则。 从前《诗经》的作者写的诗歌,是为了抒发感情而创作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