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山初“驴”受“虐”记.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君山初“驴”受“虐”记

“十.一”长假期间在几位“驴友”的怂恿鼓动下,我怀着一种既茫然但又无限向往的复杂心态,和“驴友”们一起徒步穿越了海拔4237米的老君山主峰。(笔者这里所谓的“驴,驴友”是最初由新浪旅游论坛传出,是旅游的旅的谐音,泛指参加户外运动旅游、自助游的的朋友。这类朋友互称驴友。)   老君山位于丽江、剑川、兰坪、维西四县交界处,距离石鼓镇57公里,距离丽江约120公里。属横断山系云岭主脉,金沙江环其左,澜沧江绕其右,因其岭脊走向围成半环状,恰似一个马蹄形的老君炼丹炉而得名,曾被史家称为“滇省众山之祖”。 对于身居闹市的我来讲,能够更加亲密的接近自然,一直是一个萦绕心中,挥之不去的梦想。“国庆”长假理应是秋高气爽气候宜人之时节。不巧的是放假的次日却下起了连绵秋雨,空气中略感寒意,但这并没有阻止我们走向大自然的脚步。按照计划第一天早晨7点,我背上行囊来到预约搭车的地点,见到了即将一起完成共同目标的朋友们:他们中有公务员、企业职员、私营业主、技术人员、色友(摄影爱好者);有楚雄的、昆明的、省外的,7男4女,都是自愿参加的户外爱好者,最小的20多岁,我算最大的42岁。这些人以奇特的装束吸引了路人的贮足,在这个现代文明烙印较深的城市的繁华街道边,这十一个人俨然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人未动,便已经刮来一阵有着山野味道的风:色彩鲜艳的登山服、各种款式的登山鞋、丛林帽、硕大的背包、各种水壶、开山刀锯,等等。这一切与城市产生了极大的距离,与钢筋水泥所打造的空间显得格格不入。这是否意味着现代文明与自然的疏离,已经到了绝对对立的程度,连装束也已被显著的区分开来,这恐怕也就是我们在繁华都市中难觅一点自然痕迹的原因了。 8点整我们坐上了楚雄到大理的中巴车。一路上谈笑风生,欣赏着窗外景色,每个人都露出轻松愉快的神情,奔发着快速投入大自然怀抱的渴望。我仿佛小时候偶尔出去郊游一般快乐和遐想着。压根就没想到,在这轻松的气氛中却孕育着一次十分艰难的苦旅。 上午11点左右我们一行到了下关转乘至剑川的中巴车。约下午2点左右到了剑川县城,吃了午餐中巴车把我们送到离我们徒步起点较近的公路边——红旗林场。 下午16点我们在红旗林场下了车。找到当地的村民了解了徒步穿越老君山主峰的路线以及一些相关的自然情况,聘请了两名当地向导。17点左右开始了正在意义上的徒步穿越。 晚上20点左右,我们到达了海拔3100多米的老君山山脉,也就是我们计划中的一号宿营地。按照“头驴”的安排,“老驴”们搭帐篷,我和两位“新驴”拾柴准备烧火做饭。由于连绵的秋雨,我们拾到的柴枝全都被雨水浸透了,根本无法点燃。好在请来的两位向导和几位有着丰富野外生存经验的“老驴”硬是凭他们的经验点燃了湿柴,烧起了熊熊的篝火。我一边烘烤着被汗水和雨水湿透的衣服取暖,一边看着女“驴”们在娴熟的烧水做饭。我很想帮着做点什么,可我不会使用那些野外灶具,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帮忙,毕竟我顶多能算一个“雏驴”,对户外常识知之甚少。尽管我平时是一个运动爱好者,足球、篮球、乒乓球、跑步、游泳、健身,凡是条件允许的我都踊跃参加,自我感觉身体很棒。可10多公里的负重行走下来,加之我没有什么复杂地形徒步的经验,已经感觉筋疲力尽了,可看着到山箐里取水、洗餐具;在篝火旁撬罐头、做饭烧水,忙前忙后、上窜下跳,一会把双手浸泡在刺骨的山水里,一会又用纤细的手爪从炽热的火塘里取出滚烫的行军锅的女“驴”,我的内心实在不是个滋味,因为我知道她们也和我一样的极度体力透支,可她们更明白整支队伍需要给养,要完成这次艰难的苦旅,不但要有充沛的体力作保证,而且还必须具备超越自我的坚强意志。我强撑起疲惫的身体上去帮助凑凑火、递一下东西,身体是有点吃不消,可心里的不安算是有了一点缓解了! 开饭了,我端起略带夹生的“牛头饭”(因海拔太高米饭不容易煮熟,加上我们的炊具又很简陋,所以做出来的米饭都是皮烂骨头生的,俗称:牛头饭),狼吞虎咽着罐头、土豆做成的菜肴,味觉里头感觉出一种从未有过的食欲和香甜,也许是太累太饿的缘故,但更多的是此情此景的作用吧! 刚享受完美餐,老天又淅淅沥沥下起了雨。女“驴”们又忙着收拾残羹剩肴、清洗锅碗。我虽然卷缩在篝火旁,可刺骨的山风仍然吹得脊梁骨阵阵冰凉,没办法我只有躲进帐篷钻进了睡袋。 陆陆续续听见大家也进了帐篷,继而是笑声、歌声夹杂着顽皮的嬉戏打闹声,渐渐的便只有了风声和雨声了。我的身体慢慢暖和了,大脑却完全远离了现代文明,朦朦胧胧中对未知的旅途作着各种猜测…… 翌日7点,在领队的吆喝声中,大家陆续钻出了帐篷。几个“驴友”下到了山涧洗漱,我怕受不了涧水刺骨的寒意,打开军用水壶含了几口水漱了下口,脸嘛,看天气途中肯定得下雨,到时候就来个“天体浴”吧,也不枉大自然的恩赐啊!简单的洗漱完毕后,我们来到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