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过零丁洋、水调歌头
文天祥 (1236—1283),南宋政治家、 文学家。爱国诗人。 南宋末年,全力抗敌,兵败 被俘,始终不屈于元人的威逼 利诱,最后从容就义。 他后期的诗作主要记述了抗击 元兵的艰难历程,表现了坚贞的民族气节,慷慨悲壮,感人至深。 代表作《正气歌》、《过零丁洋》 历史背景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势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271年结束了内部争夺皇位的自相残杀局面,建立了元朝,接着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南宋朝廷长期为投降派所把持,文天祥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英雄。他毅然临危受命,但是昏庸的朝廷和无耻的投降派却使他遭到了严重的挫折,他被敌人活捉。临刑前夕,皇帝忽必烈亲自出马劝降,以宰相之职作为诱饵,妄图使文天祥投降,但遭文天祥严厉拒绝。忽必烈只好问他,那你究竟要什么呢?文天祥回答说:“愿以一死足矣!”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回想我早年经科举选拔入仕历尽艰辛,如今在频繁的抗元战斗中已度过四年。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 自己的一生坎坷,时起时沉,如骤雨里的浮萍,无所依托。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对艰难时局惶恐忧惧, 零丁洋自己孤零一人身陷敌手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永垂史册。 介绍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禁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 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贴近雕花的窗户,照着离人不能成眠。它跟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为什么总是在别离时又亮又圆?人间有离别的苦痛、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阴藏晴出,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全。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 听读课文,整体把握 1、这首词之前有一段小序,它的作用是什么? 2、结合重要词语思考:词的上阕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我们从中能够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3、词的下阕又写了什么内容?我们又能从中能够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 4、结合本文及所学诗句,你觉得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 这首词作之前有一段小序,其作用是什么? 3、“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乃写景之句。“转”、“低”是从人的视角看月,这使我们联想起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什么诗句,写的是思乡之人,抒的是思乡之情。 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站在东坡大师面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 中秋节是中国人的团圆节,与亲人多年不见,思念之情、思念之苦可想而知。你能从失意、孤独中走出,积极乐观,心胸开阔,你是好样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衷心地祝愿你和你弟弟能早日团圆! * * 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被俘之时,元军强迫他随船去追击在崖山的南宋皇帝,元军都元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坚决拒绝,写此诗以明志。 liáo luò huáng 星 萍 丁 青 经 韵脚:双数诗行末尾押韵的字,押“ing”韵 受到皇帝的选拔,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 在元军入侵、宋室危亡之际,以全部家产充军费,起兵抗元。 抒写国破家亡的悲哀 以比喻的方式写国势和身世 ,深挚沉痛 。 概括自己的 抗元经历 追记过去 慨叹眼前 惶恐忧惧 孤苦零丁 这激情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主题 这是一首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的诗篇,是文天祥的代表作。 诗的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已成为中华诗史上千古不朽的名句。它一直在感召着后代的仁人志士为祖国、为民族、为正义事业而奋斗,而献身。 本诗追忆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 表现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2、写作背景: 1076年(丙辰)中秋节,41岁的苏轼被贬至密州任太守,政治上不得意,而且与弟弟子由已经六七年未曾见面,心情抑郁不欢,作词抒怀。 诵读全词并根据课下注释讨论理解诗词大意。 水 调 歌 头(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