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夏】《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VIP

【2012夏】《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夏】《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复习资料【2012夏】《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复习资料

2012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复习资料 1、历史时期的长江北岸曾经出现过两个面积很大的古湖泊:云梦泽和彭蠡泽,后又相继消失。由于同样的河床演变,又导致长江南侧的湘、赣北部先后出现了洞庭湖与鄱阳湖。从而影响了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的活动。 2、中国的南岭山脉上分布着“五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它们是历史时期联系着长江中游与岭南的交通要道。 3、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以苏州园林最为著名,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4、“安徽”之得名,是以江北的安庆府和江南的徽州府各取一字而合称;“江苏”之得名,是由江宁府和苏州府各取一字而合称。 5、古今地名对照: 今名 古名 今名 古名 今名 古名 西安 长安 广州 番禺 武昌 夏口 南京 金陵、建康、江宁 昆明 鄯阐城、拓东城、鸭赤城 长沙 潭州 大理 阳苴咩城 重庆 渝州、巴州、楚州、江州 南宁 邕州 桂林 桂州 荆州 江陵 南昌 洪州 贵阳 顺元城 开封 汴梁 北京 大都 6、“山川形便”和“犬牙相制”是我国古代王朝行政区划的两个基本原则。 7、清末,英占缅甸,法据越南。这一局面导致清政府西南屏障尽失。时人不禁感叹:“西南门户大开!” 8、历史上常以“表里山河”形容山西省,这是因为山西省西靠黄河,东倚太行山的缘故。 9、清代有副著名的对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这就是形容京杭大运河的繁盛局面。 10、公元前214年,秦朝在岭南设置三个郡:南海、桂林、象郡。 11、通常来说,人们以湖北宜昌作为长江上游与长江中游的分界点;而以江西湖口作为长江中游与长江下游的分界点。 12、历史时期,陕西通四川的交通线主要有:褒斜道、谠洛道、陈仓道、子午道、金牛道。 13、历史时期,中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交通线有:商山-武关道、南襄隘道、义阳三关、巢肥故道、京杭大运河等。 14、黄河的三大区段:上游:从河源至内蒙古的河口镇;中游:从河口镇到河南省的孟津;下游:从孟津到入海口为黄河。 15、上起湖北枝江下至湖南城陵矶一段,古称荆江,荆江河道尤其婉蜒曲折,素有“九曲回肠”之称。 16、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已经开凿运河。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开凿邗沟;公元前361年,魏国魏惠王开凿鸿沟。 17、云南人易忠孝谈抗战时期的云南:“八年来:一方面须尽力于后方生聚教训,给养补充之任务,一方面又须负前方捍御疆域,反攻出击之重责,处境之艰危,自为各省之所无;因而负担之奇重,亦为各省所罕见。”(郑崇实《滇声·序言》) 18、南诏城镇最为密集的地区是以国都阳苴咩城为中心的中部城市群和以东都拓东城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 19、我们今天所说的“襄樊”城,实际上是由地方行政、军事控守功能的襄阳城和以商业化功能为主的樊城共同组成的。 20、清末,上海发展成为对内贸易的重要纽带,其中内地的汉口、华北的天津、东北的营口、华南的广州是上海埠际贸易的四大支柱。 21、古时太湖由淞江(吴淞江)、娄江和东江分泄入海,合称三江。 22、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夫襄阳者,天下之腰膂也。中原有之可以并东南,东南得之亦可以图西北者也。” ——名词解释 京杭大运河——元代时期,中国修凿完成了北起大都、南达杭州,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流域的大运河。元代大运河全长三千多里,可分为下列各部分:从北京至通州的通惠河;从通州南入大沽河,西南接御河的通州运粮河;从天津南至临清,接会通河的御河(即卫河);从临清至东平路须城的安山,接济州河的会通河;从须城的安山到济州,接泗水入黄河的济州河;从黄河到扬州入长江的扬州运河;从镇江经苏州、嘉兴达杭州的江南运河。元代大运河的沟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及中外贸易的发展,也为明、清运河的畅通和现代大运河奠定了基础。 西姆拉会议——1913年10月至1914年7月,英国在印度的西姆拉策划了所谓解决“西藏问题”的中英藏三方会议。中国政府一再反对西藏地方当局代表与会。英国代表麦克马洪在会上提出解决方案,即将西藏、青海、西康、甘肃、四川、云南的藏区统称为“西藏”,以金沙江以西为“外藏”,实行完全独立;金沙江以东为“内藏”,由“中藏共管”。这一方案被中方严辞拒绝。最终,英藏勾结达成《西姆拉条约》,要求中国政府承认“外藏自治”,内政暂由印度监督,中国政府不得驻兵藏区等,并擅自划定了一条中印边界,即麦克马洪线,将属于中国的门隅、珞渝、察隅地区划归印度。中方代表陈贻范拒绝在条约上签字。 太行八陉——太行八陉是指从山西省穿越太行山进入河南、河北省的八个主要通道:军都陉、蒲阴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山西的河流皆外流河,尤其有许多条河流切穿太行山,形成几条穿越太行山而出的峡谷。古代从山西境内穿越太行山而出的交通道路多利用山脊的隘口

文档评论(0)

skewgu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