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在稳定中追求变化.ppt

  1. 1、本文档共1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标高考在稳定中追求变化

(I)基本量法;(II)分类求和.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定义,基本量法. 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首项都是1的两个数列 , 满足 (1)令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若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定义、数列的通项 以及数列前 项和 的求法,意在考查考生化归与转化能 力及运算求解能力。 例3.(2014年江西理科) 【解析】(1) 同时除以 ,得到 ………2分 ,即: ……………3分 是首项为 ,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4分 …………5分 ,知 ………6分 两式相减得: ……11分 …………12分 所以, 所以, (2) 【说明】设数列{an}为等差数列,数列{bn}为等比数列,求解数列{anbn}的前n项和可用错位相减法。应用错位相减法求和时需注意:(1)给数列的前n项和Sn的等式两边所乘的常数应不为零,否则需讨论;(2)在转化为等比数列的和后,求其和时需看准项数,不一定是n项. 解:(1)证明:由已知有a1+a2=4a1+2, 解得a2=3a1+2=5,故b1=a2-2a1=3. 例4.(2009·全国卷Ⅱ理科)设数列{an}的 前n项和为Sn,已知a1=1,Sn+1=4an+2. (1)设bn=an+1-2an,证明数列{bn}是等比数列; (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较难,可仿照(1)降低难度) 又an+2=Sn+2-Sn+1=4an+1+2-(4an+2)=4an+1-4an, 于是an+2-2an+1=2(an+1-2an),即bn+1=2bn. 因此数列{bn}是首项为3,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分析:指向性明确! S n+1=4an+2, Sn=4an-1+2(n≥2) 两式相减! 例4.(2009·全国大纲卷Ⅱ)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已知a1=1,Sn+1=4an+2. (1)设bn=an+1-2an,证明数列{bn}是等比数列; (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较难,可仿照(1)降低难度) 例4.(2009·全国卷Ⅱ)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已知a1=1,Sn+1=4an+2. (1)设bn=an+1-2an,证明数列{bn}是等比数列; (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较难,可仿照(1)降低难度) 12年:底面是可证得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Ⅰ) 先求证线线垂直;(Ⅱ) 建系后求二面角. 13年Ⅱ卷:底面是可证得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Ⅰ) 先求证线面平行;(Ⅱ) 建系后求二面角. 13年Ⅰ卷:倒放的三棱柱,底面是等腰三角形(Ⅰ) 先求证线线垂直;(Ⅱ) 建系后求线面角. 14年Ⅱ卷:一条侧棱垂直于底面(是矩形)的四棱锥,(Ⅰ) 先求证线面平行;(Ⅱ) 建系后在已知二面角的前提下求其中三棱锥的体积. 14年Ⅰ卷:倒放的三棱柱,其中一个侧面是菱形,(Ⅰ) 先证垂直后得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Ⅱ) 建系后求二面角. 2015 2014 2013 题号 19 18 18 难度 0.554 0.534 0.487 立体几何 试题命制特点:试题分步设问,题设中无空间坐标架构,第一步,通常证垂直(勾股定理,面面垂直,等腰三角形相交与底,正棱锥),题设中明确空间坐标架构,第一步多证平行,第二步求角和体积(点面距离),难度控制,动态点的确定。 命题趋势:风格不变。 常考到:前提是一定可以合理选择建系的空间几何体!三棱柱(底面是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柱(底面是矩形,菱形,直角梯形);某一个侧面垂直于底面的棱柱; 今后可能考到的是:简单的翻折问题;再考09年那样的存在性问题. 统计与概率 07年:运用随机模拟方法估计概率.(Ⅰ) 求服从二项分布的均值EX;(Ⅱ)几何概型的概率. 08年:投资效益问题.(Ⅰ)由所给分布列求所获利润的方差;(Ⅱ)求所获利润方差之和的最小值. 09年:通过长短期培训后,体现工人们的生产能力差异. (Ⅰ)求简单古典概型的概率;(Ⅱ)由所给的频率分布表完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并由直方图来求平均值. 10年:社会老龄化问题. (Ⅰ)求比例(估计概率);(Ⅱ)独立性检验;(Ⅲ)分层抽样知识的应用. 11年:产品质量指标值问题. (Ⅰ)由A、B配方的频数分布表计算优质品率;(Ⅱ)由频率估计概率的基础上,由分段函数给出了各组的频率,求利润X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12年:花店利润问题. (Ⅰ)利润关于当天需求量的函数解析式;(Ⅱ)由频率分布表以频率当作概率,(i)求利润X的分布列、期望、方差;(ii)并说明进货量多少合适?(开放性问题.) 统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