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让潘石屹们更多地给中国捐钱
邹振东
捐给哈佛大学1500万美金所引发的巨大争议,并没有阻止潘石屹,近日,潘石屹又向耶鲁大学捐款1000万美金,据说,还有后续款项将分期捐给美国的其它大学,争议声中,潘石屹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如果我们不反对海外人士,特别是海外的华人华侨向中国捐款,我们就没有理由反对潘石屹向美国大学捐款(而且受益的是在美国读书的中国学生),在全球化的今天,商业在全球化,慈善也在全球化,而且即便从主旋律来看,潘石屹的这种行为,也是对中国龙的温柔调色,是对中国形象的加分。
但人们仍忍不住叹息,为什么潘石屹不给中国的大学捐钱呢?无论如何,中国的教育比美国缺钱,中国还有这么多贫困的孩子,潘石屹为什么要锦上添花,而不雪中送炭呢?
潘石屹说:“在我跟国外大学的交往中,我发现他们的工作态度非常踏实、认真,耶鲁大学的工作人员也是如此。把钱捐助给这样的学校,我们非常放心”。潘石屹不肯明说的话,被教育专家熊丙奇说出来了:资金使用不透明及挥霍浪费等使用不当,都是导致不少企业家对捐资内地大学持观望态度的原因之一。
潘石屹的答案是个性化的,不可能成为普适性的慈善理由。如果陈嘉庚按照熊丙奇所分析的标准搞慈善,中国将永远没有厦门大学——在上世纪最动荡的中国,在一穷二白的闽南渔村,陈嘉庚建起了从幼儿园到大学全覆盖的教育体系。陈嘉庚并非不清楚当时中国的腐败和不透明,但仍然于1937年将厦门大学无偿捐给南京国民政府,并义无反顾捐资支持中国抗战。
从来不存在绝对的慈善,不存在对任何对象、在任何时间始终如一的慈善。一些对象会得到更多的善款,但它们未必属于最急需捐助的对象。善念是普遍的,但善款的流向却是特殊的。如果我们正视中国的大学在社会捐赠方面仍然无法望欧美一流大学项背,如果我们站在中国的立场,希望更多的善款流向中国,我们没有一个理由妖魔化潘石屹的慈善动机,却有一千个理由来反思:如何吸引潘石屹们更多地向中国捐款。
在反思这个问题时,有两个问号吸引着我:一个是为什么福建人特别爱做慈善?历年慈善排行榜中,闽商群体表现抢眼,在2011年的“中国慈善排行榜”,福建省获评“捐赠最慷慨”的省份,其GDP在全国处于十几位,但福建的企业家捐赠总额和企业家总数分别占据第一、第二位,2014年胡润慈善排行榜前十名,就有四位是福建人。另一个是几千年的中国靠什么鼓励慈善?在一个没有红十字会、没有现代信用体系的传统中国,特别是在其广袤的农村,到底是什么因素支持着修桥铺路的慈善行为从不间断?
信仰、善念、信用——用我们平常分析慈善的“老三篇”来解释上述两个问号已经不够,它们可以解释普遍的慈善动机,却无法解释慈善的具体走向,影响慈善者选择慈善具体对象的因素千差万别,我这里提供三个新的解释工具:价值、情感和文化。
当人们已经决定捐款并进一步考虑捐款的对象而且没有信用的困惑时,价值取向就成为影响慈善走向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致力于造福全人类、且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事业更能够感召人们捐款。所以相对而言,教育比工程、普通高校比职业教育、综合性大学比专业性大学(比如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相比)更容易吸引捐款。
但情感因素往往会超越价值因素决定善款的走向,否则,很难解释人们会对贫穷落后的老家捐款。一些受过滴水之恩的人,愿意用慈善来涌泉相报。所以,我曾呼吁学校厚待自己的学生,因为这就是厚待学校自己的未来。(参见2011年9月29日《南方周末》)一个连空调都不愿意装给学生宿舍的学校,一个连物业保洁都要推给学生的学校,一个连食堂都想赚学生钱的学校,你指望学生走出校门后会含泪回报母校,有多少概率呢?
厦门大学第二任校长林文庆受陈嘉庚之约,执掌厦大长达16年,直到1937年厦大改为公立,1957年他在新加坡逝世前把自己所有的财产分为五份,两份给后代,其余三份连同鼓浪屿一幢别墅赠给厦大,由于当时的政治气氛和认知局限,林文庆被贴上“污名化”的标签,不见容于中国的政治语境和校史宣传,林文庆的遗嘱也因当时中国和新加坡尚未建交而未能马上执行,厦大也是到20多年后改革开放时期才知道有这么一份珍贵的遗嘱。一份不知何时能执行的遗嘱,一个出生于新加坡的福建人,一位被对方主流话语抛弃的捐赠者——信用依赖、情感回报、价值认同,都无法解释这样的慈善。都言赠者痴,谁解林文庆?
从福建籍华侨,到福建籍商人,如何解释他们一代又一代源源不断的慈善冲动,厦门大学郑振满教授在解读中国历史时,往往会从一个亲身经历讲起。他回莆田老家参加母亲的葬礼,发现帮不了任何忙,所有的一切都有亲戚和村民安排得井井有条,故乡的每一个人都明白自己的角色和分工。郑振满长期在高校任教,却已经不懂得如何在农村操持一个葬礼。他记起儿时母亲常常讲的一句话:“如果你要做坏事,死的时候,你自己爬到山上去”,由此深切理解在这样的乡村文化秩序中,一个敢于做坏事的人将会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如何做好费用控制的建议如何做好费用控制的建议.doc
- 如何克服贪婪心理如何克服贪婪心理.doc
- 如何做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一)如何做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一).doc
- 如何写一封优秀的英文求职信和简历如何写一封优秀的英文求职信和简历.doc
- 如何克服科学技术异化如何克服科学技术异化.doc
- 如何写一篇好的专业论文如何写一篇好的专业论文.doc
- 如何写三年级作文批改评语如何写三年级作文批改评语.doc
- 如何写好一篇文献综述如何写好一篇文献综述.doc
- 如何写好作文开头如何写好作文开头.doc
- 如何写好干部考察材料如何写好干部考察材料.doc
- 2025年教导处工作计划(31篇).docx
- 2025年建筑企业总结(31篇).docx
- 2024年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5.3.2 销售问题 教学课件.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2.2.2 第1课时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教学课件.pptx
- 2024秋新人教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6.1.1 第1课时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2单元 6~10的认识和家、减法 1 6~9的认识 第4课时 分愈合(2) 教学课件.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4单元11~20的认识整理和复习 教学课件.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章 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学课件.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2单元6~10的认识和家、减法练一练 教学课件.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第二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2. 6~9的加、减法 课时4 解决问题(二).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