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629“面”字问题
“面”字问题
(首发)
宋文田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关于“面”字的古文字到小篆字体的发展变化和现代研究结论已经基本定型,都认为其所从部件从“目”到从“”的讹变,本文从古文字各个时代的形体演变实际情况出发,试图推演出它的演变阶段和原因,找到它的讹变轨迹,同时也根据发现的 “面”字材料推断出发生讹变的两种可能情况。
关键词:面;古文字形;讹变;演变轨迹
现代汉语中有关“面”字的形、音、义问题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也就是相当于我们现在经常所说 “脸”字的意思,有时生活中脸、面还经常连用。“面”字在古代是指人的整个面部,而“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的,并且只指人脸两颊的上部,到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的本义。[1]那么“面”字是什么时候产生,又有怎样的演变史呢?
其实早在甲骨文时代就已经有了“面”字,下面是各个时代“面”字的几种主要的代表字形:
甲骨文:(J896)(J21011)、(J21012)、(J2101)、(J21014)、(花东甲骨113)。?((
战国竹简文字:(B包山271)、(B包山木牍3)、(B包山272)、(B郭店·德15)、(江陵楚简)。?((
马王堆简帛文字:(面战068)、(合106)、(战272)、(易026)、(经125)。?((
《说文解字》“面”字作:。
《六书通》收集的字体:、、、、、、、。
关于“面”字的解释,各家说法不一,《说文·面部》:“面,颜前也。从,象人面形。?((王筠《说文句读》对于“面“字小篆的解释为:“统全头而言,以囗包外,所以区别其前半以为面也。”不可从。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年校订重排本,643页)的部首举例中认为:“面部也可以认为页部的分支。面字篆文作,里面是个页,即首字。”可见其还是以小篆入手解释来立论,恐非是。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契文从目,外象面部匡廓之形,盖面部五官中最足引人注意者莫过于目,故面字从之也。篆文从乃从目之讹。”
从上面所列字体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面”字的大致发展情况,但目前的结论大多是从李说:意为甲骨文象一轮廓包括一只眼睛,就是象人的脸面,因为人的脸面最显著的是眼睛。战国竹简文像是用眼睛和下巴上的胡须来表示人的脸部。总而言之,它们都是用“目”来指示的。《说文》小篆和《六书通》里的个别“面”字轮廓中包一(首别体,省头发)形那么它们是以“”作为脸部指示的。而在马王堆简帛文字所看到的“面”字既有从“目”的又有从“”的,说明这个时期应该是一个过渡阶段,并且我们知道马王堆简帛文字主要反映的是秦至汉初的时代,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面”字的产生到发生讹变的过程应该分为三个阶段:殷商时期到战国末年或者秦统一之前的从“目”阶段;秦到西汉初年的“目”、“ ”混用的过渡阶段;西汉中后期及东汉隶变及以后楷化又从“目”的阶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搜集到金文里有关“面”字材料,是没有释证出来呢?还是没有“面”字呢?具体情况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不过可以推想金文的“面”字应该是从“目”的。
那么“面”字所从之“目”又是怎样讹变成从“”的呢?
研究“面”字的讹变问题也就转化成了“目”与“”的关系问题。我们先看下“”字的来历,有关代表“头”字的偏旁,《说文》共有三部,如“页”部《说文》云:“页,头也,从从儿。” “首”部云:“同。古文也。巛象发,谓之鬊, 鬊即巛也。”“”部云:“,头也。象形。凡之属皆从”。另外,《类篇》:“,音首。”张涌泉先生认为“”是“”的讹俗字,并引《龙龛手镜》卷二首部:“,俗;,正:音首,人初产子也。”?((页与皆谓之头,首字又谓为之古文,可见三者是可以通用的,同时也说明《说文》建部是不够严谨的。同时李孝定在《甲骨文字集释》中也指出:“古文页、、首当为一字。”
高明先生在《中国古文字学通论》中指出“目”、“见”形旁通用。?((目字,甲骨文写作“”,“见”字作“”。《说文·目部》云:“目,人眼也,象形”;《见部》:“见,视也,从目儿”。因目见义近,故在古体汉字中通用。《搜真玉镜》:“,乌耕切。”张涌泉先生认为“”当改作“”。“ ”疑为“”的讹俗字。《龙龛手镜》载“”字俗作“”、“ ”,又作“”。又《四声篇海》卷七目部引《龙龛手镜》:“,乌耕切,正作字。”“”、“ ”古异体字。?((可见古汉字中“目”、“见”可通用。
再看甲骨文中“页”字作“(J21000)”、“(J21002)”、“(J21001)”等形,“见”的甲骨文字形作“(J20905)”、“(J20909)”等形,这两个字形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有发和无发,还有字形轮廓方圆的问题,甲骨文“首”字作“”、“ ”,头上有发,亦有无发者。就像甲骨文形体左右反正无别一样,也是文字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所致。甲骨文形体的方圆及线条的曲线状是由于刀笔刻画的缘故。所以,甲骨文的“页”、“见”二字字形颇为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综合练习(解析版答案).doc VIP
- -比亚迪与长安汽车财务报表对比分析.docx VIP
- 安防监控系统测试方案.docx VIP
- 2024版良信低压产品选型手册(2024).pdf VIP
- 第10课 往事依依 课件(共24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2023年辅警招聘考试公安基础知识刑法及相关知识模拟试卷 .pdf VIP
- 软件开发和测试环境维护管理制度.docx VIP
- 生态主义景观设计.pptx VIP
- 一种低膨胀系数石英玻璃锭的生产方法及生产装置.pdf VIP
- 期末备考策略+专项训练 十三 课外阅读(三)写人记事类文章阅读-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