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阅读论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学批评史阅读论文

中国文学批评史阅读论文 毛诗大序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十五,《诗序二卷》序。 郑振铎:《读毛诗序》,见《中国文学研究》上册,《郑振铎全集》第四卷。 顾颉刚:《毛诗序之背景与旨趣》,见《古史辨》第三册。 陈允吉:《诗序作者考辨》,《中华文史论丛》第13辑。 赵敏俐:《毛诗序作者问题辨说》,《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84.1 汪春泓:《关于毛诗大序的重新解读》,《北京大学学报》1999.6 .[韩]洪瑀钦:《论诗序中的“志”之心态》,《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0年出版。 曹丕《典论·论文》 陈伯海:《曹丕的文学批评标准及有关问题》,《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二辑,1980年7月。 [日]岗村繁:《论曹丕的典论·论文》,见《周汉文学史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出版。 杨明:《曹丕文气说考》,《中国古典文学丛考》第2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 张少康:《中国文学观念的演变和文学的自觉》,《庆祝徐中玉教授九十华诞文集》,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朱晓海:《魏晋时期文学自觉说的省思》,《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22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涂光社:《“文学自觉时代”泛议》.《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23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赵敏俐:《魏晋文学自觉说反思》,《中国社会科学》2005.2。 《文心雕龙·序志》 王运熙:《说文心雕龙·序志的一段话》,《文心雕龙探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出版。 涂光社:《序志篇的生命意识----追求不朽的刘勰》,《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7.1。 张少康:《擘肌分理,唯务折衷----刘勰论文心雕龙的研究方法》,《学术月刊》1986.2。 周勋初:《刘勰的主要研究方法----“折衷”说述评》,《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1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出版。 陶礼天:《试论文心雕龙“折衷”精神的主要体现》,《论刘勰及其文心雕龙》,学苑出版社2002年出版。 刘尊举:《文心雕龙“折衷”新探》,《文学前沿》第5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文心雕龙·原道》 王元化:《刘勰的文学起源论与文学创作论》,《文心雕龙讲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 陈耀南:《原“原道”》,《社会科学战线》1980.2 黄广华:《“文之为德也,大矣”辨释》,《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1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出版。 罗宗强:《释“惟人参之”----文心雕龙识小录之一》,《国学研究》第四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 徐复观:《文心雕龙浅论之二----原道篇通释》,《徐复观文集》第二卷《儒家思想与人文世界》,湖北人民出版2002年出版。 徐磊:《从三篇原道看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主流思想的流变》,《云南社会科学》2004.2。 张少康:《“天人合一”和文心雕龙中的心物关系论》,《文心与书画乐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文心雕龙·征圣》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征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日]斯波六朗:《文心雕龙札记》(征圣第二),《日本研究文心雕龙论文集》,齐鲁书社1983年出版。 韩湖初:《论文心雕龙的圣人》,《文心雕龙学刊》第五辑,齐鲁书社1998年出版。 谈文良:《试论文心雕龙》的“雅丽”标准》,《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85.1。 涂光社:《“文之枢纽”的创作主体论----有关“征圣”的思考》,《文心雕龙学刊》第六辑,齐鲁书社1992年出版。 .冯春田:《征圣:作者为文的楷模论》,见《文心雕龙阐释》,齐鲁书社2000年出版。 《文心雕龙·宗经》 马白:《评刘勰的“六义”说》,《学术月刊》2980.8。 徐公持:《宗经篇衍义》,《文学遗产》1995.6。 洪顺隆:《由文心雕龙宗经篇论经学与文学的关系》,《文心雕龙研究》第二辑。 虞蓉:《“五经皆文”:文心雕龙潜在的逻辑前提----刘勰的“宗经观”新探》,《四川大学学报》2003.5。 孙蓉蓉:《刘勰的“宗经”辩正》,《求是学刊》3004.2。 孙康宜:《刘勰的文学经典论》,《文心雕龙研究》第三辑。 《文心雕龙·辨骚》 邓国光:《文心雕龙假纬立义初探》,《文心雕龙研究》第3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王运熙:《刘勰为何把辨骚列入“文者枢纽”》,《文心雕龙探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出版。 李定广、赵均厚:《试析刘勰对楚辞的矛盾评价》,《江淮论坛》2002.3。 孙蓉蓉:《“宗经”还是重文----刘勰文心雕龙·辨骚篇辨析》,《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21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李金坤:《辨骚篇“博徒”、“四异”正诠》,《文学遗产》2004.1。 卢永璘:《刘勰称得上屈原的“知音”吗?----文心雕龙·辨骚析疑》,《

文档评论(0)

yexi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