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新闻史 1份
中国报纸的开始出现于唐代。最早的报纸是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经由进奏官传发给各藩镇,用来介绍朝廷政事动态的各项消息及书面报告,就是最早的官报的雏形。这种雏形状态的官报,在当时并没有固定的名称。有称为“进奏院状”。最早的有关唐代官报的文字记载,见于孙樵《经纬集》卷三所收的题为《读开元杂报》一文。“开元杂报”的原件早已丢失,现在还被保留下来的唐代的“进奏院状”,是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两张残页。被定为“敦煌进奏院状”。这两份“进奏院状”,1907年前后先后被英籍匈牙利考古学家斯坦因和法国汉学家伯希和从敦煌取走,分别收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图书馆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宋代开始出现了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邸报。负责“邸报”发布工作的机构是都进奏院。邸报的内容:1皇帝的诏旨2皇帝的起居3官吏的任免4官僚的章奏5军事情报6刑罚宋代的“邸报”的读者,主要是政府官员和一般士大夫知识分子。所谓“定本”,指的是根据进奏官采集来的各种发报资料,经本院监官编好,送请枢密院或当权的宰相们审查通过后产生的“邸报”样本。“小报”始见于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和“邸报”一样,“小报”并没有固定的报头和名称。“小报”也并非出于一人一家之手,当时人对这种类型的非官方报纸的习惯性称呼。元代的民间新闻传播媒体“小本”。明代“邸报”的抄传和发行工作主要通过三个环节:通政司2.六科 3. 提塘《万历邸钞》是摘抄本《天变邸抄》 有关一次特大灾异事件的报道《急选报》 唯一的原件 出版于万历八年四月二十二日,现存于北京国家图书馆“辕门抄”是一种以报道地方官场消息为主的非官方的报纸。出版于各省省会和一些重要的府城,由熟悉当地官场情况的抄报人和报房采写编印发行。世界上第一批中文近代报刊由英国传教士创办,最早出现于东南亚一些华人聚居地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正式创刊,米怜自创刊起一直担任主编,梁发任助手中国近代报刊史上第一条消息《月食》我国报刊史上最早发表的新闻插图《事痘娘娘悬人环运图》1822年9月12日,澳门立宪党的首领巴波沙创办了葡文周报《蜜蜂华报》《蜜蜂华报》在中国新闻史上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澳门则是中国最先有近代报刊的地方。1833年8月1日《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在广州创刊,创办人和主编是普鲁士教士郭士立。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家中文近代报刊,最早采用京报材料的报刊《新闻纸略论》是中文报刊中第一篇新闻学专文,这是中国内地第一次发表,1834年1月发表。1841年5月1日,《香港钞报》创刊,为第一份在香港出版的英文报刊。1945年2月20日,《德臣报》创刊,是中国也是香港历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1857年10月1日,《孖剌报》创刊,为香港最早出版的英文日报。1853年8月1日,香港最早的中文刊物《遐迩贯珍》创刊,竹纸铅活字印刷,创办人和首任主编是英国传教士麦都思。1857年11月3日,《香港船头货价纸》创刊,是香港最早的中文商业报纸。在上海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纸是1850年8月3日创刊的《北华捷报》。1864年7月1日,北华捷报馆出版综合性日报《字林西报》,《北华捷报》转而成为《字林西报》,是上海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上海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1857年1月26日创刊的《六合丛谈》。在传教士所办的中文报刊中,历史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上海最早的中文商业报纸是北华捷报馆于1861年11月19日创办的《上海新报》。《申报》是上海的第二份中文商业报纸由英国商人美查创办。《申报》在新闻业务方面的改革特点:美查创办《申报》的目的是为了赚钱,因而十分重视办报质量在新闻业务上,《申报》将新闻报道放在首位为了提高新闻的时效性,《申报》在国内报纸中最早使用了电报《申报》不断拓宽新闻报道面,大量报道社会新闻《申报》还很重视报纸言论工作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是《申报》在新闻业务上的一大创举1876年,《申报》开始使用新闻图片在广告、发行等报业经营上,《申报》也有不少成功经验在经营业务上,申报馆除了出版《申报》外,还利用其人力和物力从事其他出版行业《申报》的飞速发展,标志着我国中文商业性报纸已发展到成熟阶段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外人在华办报本质上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为列强武力侵华和政治讹诈提供情报为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提供信息和宣传服务为列强对中国的文化征服服务在华外报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它们为被封建统治者长期禁锢的中国读者,打开了一扇睁眼看世界的窗口它们所刊载的商业信息,也不可避免地为新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用介绍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中国的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在不同程度上也受到外报的影响在华外报的办报经验为中国民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