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东川铜矿田
云南东川铜矿田:东川铜矿位于云南省东川市境内,由落雪、汤丹、因民、滥泥坪、石将军、白锡腊、新塘等大中型和一些小型铜矿床组成东川铜矿田。其范围东起小江,西至普渡河,南抵雪岭、北达金沙江,面积660km2。东川铜矿田经过40多年来的地质勘查工作,共发现、勘查铜矿床、矿点148个。其中,详细勘探40个、初步勘探16个、普查38个、概查54个。探获大型铜矿床2个(汤丹、落雪),中型铜矿床5个(石将军-萝卜地、面山、大英稠、滥泥坪、新塘),小型矿床36个。共累计探明铜储量391.4万t,近年来通过成矿预测研究和勘查,预测东川矿田铜储量包括已探获的铜储量可达到500万t以上的超大型铜矿规模。
1、矿床发现、勘查、开发简史:东川铜矿采冶历史悠久。早在东汉初年就有采矿活动,到明末清初采冶已具相当规模,清朝乾隆年间可谓鼎盛时期。地质调查,从1873年至1949年前,曾有不少中外地质学家到东川考察地质矿产。在《中国矿床发现史·云南卷》(1996)已有详细记述。1951年4月,即在东川矿区进行铜矿地质调查,重工业部物探队也在此开展物探工作。1953年洛吉诺夫、孟宪民、黄汲清等认为汤丹矿化范围较大,铜矿资源丰富,应列入勘探区。同年,在汤丹的落雪组底部和中部找到了巨厚的铜矿体。1955年提交了《东川铜矿储量计算报告书》,探明铜储量136万t,1957年结束第二期勘探,提交了《东川铜矿储量计算报告书》。接着对石将军、滥泥坪、白锡腊、新塘等铜矿床进行勘探。年末,累计探明铜储量达210余万t。至此,东川铜矿田于50年代的大规模地质勘探工作基本结束。东川铜矿进行大规模建设,始于1958年。先由原苏联,后由北京有色冶金设计院进行采选设计。因民、滥泥坪采选厂于1960年先后投产。落雪、汤丹马柱峒也分别于1970年和1977年投产。目前,这四个矿山仍在持续生产。从1979年开始年产铜精矿已连续稳定在1.5万t以上。1996年年产铜精矿达到1.75万t。近年来采选规模不断扩大,“八五”期间上汤丹铜矿改扩建项目,一期规模为年产铜精矿1万t,全部建成后年产铜精矿2万t。70年代以来西南有色地勘局三一四队等又找到并勘探了一些中小型富铜矿。如老背冲、萝卜地、小溜口、大英稠、水库山、穿天破、大水沟等铜矿区,特别是原认为小型稀矿山铜铁矿床的找矿取得突破性的进展。1990年施工一个钻孔打到42m厚大高品位铜矿体,经矿床地质研究,认为属于奥林匹克坝型火山沉积喷流含铜赤(磁)铁矿床,简称“稀矿山式”,资源潜力,找矿前景十分可观。近年来,在东川矿田南北矿带(北部落雪-因民,南部新塘-汤丹-滥泥坪)和因民组、落雪组两个主要含矿层及生产矿山周边和深部继续开展大比例尺成矿预测和勘查,为东川铜矿可持续生产提供可靠资源保证。
2、矿田地质特征:
⑴地质概况:东川矿田位于昆阳古裂谷中段的断陷盆地。出露的地层,主要是元古宇,其次是古生界、中生界仅分布矿田南部的雪岭一带及小江东岸地区。部分平台、沟谷地区有第三系、第四系覆盖。矿田的元古宇地层又以中元古界为主,分布面积约占85%。古元古界多呈断块在矿田北端小岩脚及矿田中部的小溜口等地出露,新元古界震旦系分布于矿田的南部,分布面积约占13%。其中下震旦统澄江组又受宝九断裂的限制而分布其南侧。含矿层位,主要是中元古界昆阳群因民组上部及落雪组下部;其次是黑山组和新元古界震旦系陡山沱组。其含矿岩性,因民组上部为硅质岩、凝灰质、泥砂质白云岩夹板岩;落雪组下部为薄—中层泥砂质白云岩夹薄层钙板岩以及上部的含藻白云岩等,为层状铜矿主要赋矿层位;黑山组下部(一段)黑色碳质板岩夹蓝灰色粘土板岩;陡山沱组为泥质白云岩、泥碳质白云岩夹板岩、硅质条带白云岩、砂岩砾岩,为滥泥坪式铜矿赋矿层位。在几个主要含矿层位目前探获的铜矿储量比例:因民组含铜铁矿、角砾岩脉状铜矿占11%;落雪组白云岩层状铜矿占72%;黑山组碳质板岩、白云岩层状铜矿占6%;陡山沱组碳质白云岩、白云岩层状铜矿、砂砾岩层状铜矿占11%。矿田构造格局由南北向的小江断裂、普渡河断裂与东西向的宝九断裂、麻塘断裂等4条断裂组成。在矿田内形成南北向与东西向两组主干断裂。其中,南北向的落雪-因民破碎带;东西向的汤丹-滥泥坪断裂,黄水箐-新塘断裂,下四棵树-面山断裂与双水井断裂等具有生长断裂,或是后期多次活动的特点,使东川断陷盆地进一步分解成一些半地堑式的沉积洼地,对岩浆岩的分布和成矿起到控制作用。
⑵岩浆岩:东川矿田岩浆活动强烈,且时间长,活动高峰是因民期及晋宁晚期(晋宁运动)。因民期以火山岩为主,晋宁晚期以侵入岩为主。火山岩主要是细碧角斑岩系,其次为玄武岩,局部地段见粗面岩。火山碎屑岩包括火山角砾岩、凝灰岩、沉积凝灰岩等。侵入岩主要为辉长岩、辉绿岩及少量钠长闪长岩、石英钠长斑岩、花岗岩等。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主要分布在因民组底部,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