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企业法务人才培养的大发展在于破除供需瓶颈.doc
企业法务人才培养的大发展在于破除供需瓶颈
摘 要:多年来,企业法务人才培养的供需瓶颈在高校与企业之间长期存在:高等法学教育的弊端制约着企业法务人才的有效供给,企业对企业法务人才的轻视及对其应有职能的误读降低了社会对企业法务人才的需求。未来,企业法务人才培养的大发展,关键在于破除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供需瓶颈,以解决相关专业方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关键词:卓越法律人才;企业法务;培养;瓶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8-0189-02
早在2012年,国家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就联合出台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提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是为了解决我国现行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各种弊端,集中表现为:偏重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养成、忽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等。上述弊端在近年来催生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即:对于高校,每年全国有大批法学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走向社会,对于社会(尤其各类公司企业),存在着对法律人才的迫切需求,供需之间似乎并不存在障碍;然而,现实情况是,每年依然存在相当数量的大批法学毕业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公司企业依然存在法律人才缺口的尴尬局面。这种现象存在的根源就在于毕业生的应用性、实践性不够,不具备岗位所要求的工作能力。为此,《若干意见》指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活跃和各类企业数量及规模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专门从事企业法律事务人才的需求日益升温。在法学人才的培养中,侧重对企业法律事务人才的培养,是与国家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相契合的。毋庸置疑的是,高校法学界已经清晰地感受到社会对企业法务人员的需求。然而,多年来,这种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之间的“供需矛盾”并未得到有效解决。其原因何在?我们需要深思,这也是我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对“卓越法律人才”的理解
对“卓越法律人才”的理解,应从其内涵与外延两方面进行考察。从其内涵来看,“卓越”即杰出,“卓越法律人才”即杰出的法律人才。《若干意见》表述为应用型、复合型的法律人才。依此表述,“卓越法律人才”应当是指实践能力强、知识背景多样化的法律专业人才。换言之,具有多样化的知识背景、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并能够为社会提供有效法律服务的法学专业毕业生,即为“卓越法律人才”。
从其外延来看,应将“卓越法律人才”置于当今社会的背景下,结合社会需求来考察。传统上,对法律人才的划分是按照法律人才在司法体制中的职业和角色担当标准来进行,划分为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然而,随着人们法律观念的完善与法律意识的提高,法律人才的用武之地已远远不再局限于法律纠纷的事后解决,而是很大程度上转向法律纠纷的事前预防。这类社会需求,显然是传统的法律人才――法官、检察官、律师所无法满足的。基于此,在当今社会背景下,面对社会需求,对法律人才的外延的理解,必须打破传统观念,加以延伸。法律人才的外延不仅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还应当包括不直接以诉讼业务为职业,专门从事为市场主体提供合法性审查、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协助市场主体完成相关诉讼与非讼业务的法律人才。
基于上述理解,实践能力强、知识背景多样化的、能够从事企业法律实务的法学毕业生,均属于“卓越法律人才”的范畴。高校法学院致力于培养优秀的企业法律实务人员,是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我国企业法务人才培养的瓶颈
培养企业法务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和企业已经大多意识到了企业法务人才的重要性。然而,现实中却存在着极其尴尬的局面:高校无法或者较少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具备应用性和复合型的优秀企业法务人才,“企业法务人员”不少,优秀的企业法务人才寥寥,无法满足企业对企业法务人才的需求。大批企业转向律师事务所寻求律师的合作,大批法学专业毕业生难以胜任企业法务工作,就业依旧困难。在社会需求广泛的情况下,优秀的企业法务人才却供给不足,其原因如下。
第一,法学院教师知识结构单一,欠缺复合性。高校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能否培养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关键。培养企业法务人才的目标,给高校法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法学教师除了具备法学专业理论与实践功底之外,还要综合掌握多学科门类的知识。但是,目前很多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复合性欠缺。这导致诸多高校法学院认识到了社会需求,认识到了企业法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却囿于师资队伍知识结构的不足而不得不止步。
第二,培养计划中跨专业、交叉学科课程开设不足。从全国高校法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来看,综合教育(思想政治、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