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孟子散文善辩色彩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在理想、授徒与周游列国的经历上与孔子颇有许多相似之处。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列国纷争,刀刃相见,战乱不息,社会风气唯利是图,名利欲望泛滥成灾,道德伦理沦丧殆尽。作为思想家的孟子,在中年后期,怀着忧国忧民和宏图抱负,周游列国,宣扬‘性善’、‘仁政’、‘民贵’、‘内贤外王’的王道思想,欲以此拯救人民和社会,匡扶正义,然而在战乱纷争的乱世,他的学说不被统治者所接受,于是晚年后的“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1)。”
孟轲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合著而成的《孟子》,因孟子在先秦时“跟当时大多数失败的游说之士一样,没有人注意他(6)”,以至于此书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不被重视而幸免于难。“大黄金时代结束后,被儒家学派尊为经典之一,孟轲才被人记起来,而且尊奉到仅次于孔丘被称为‘亚圣’的地位(7)”。后来学者们在研究先秦学术时,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哲学文学,或者是农业工商,没有不去接触《孟子》的。他是诸子散文中的重要典籍之一,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犹如一颗特别灿烂耀眼的明星,闪烁在众星之间。孟子这位光彩夺目的儒家思想学说的集大成者,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由于他倡议的是一个国泰民安、以理以德服人的封建民主社会,所以孟子是封建统治者顶礼膜拜的圣人之一。“孟轲卓越的贡献在于他强调经济成长的重要性,认为经济衰退,道德即跟着衰退;道德衰退,社会秩序即不能维持,国家即受到伤害。政府和君主的第一桩重大的责任,是使人民安居乐业。如何使人民安居乐业,孟轲提出“仁政”,他主张尽量少用刑罚,尽量减少赋税,使人民安息。他厌恶他所处的战国时代,希望回到古时候儒家学派所称颂的伊祁放勋和姚重华时代(8)。”后世学者对于孟子是赞扬的,韩愈说“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扬,大醇而小疵(9)。”
《孟子》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充分反映战国时代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10)。”他“善设机巧,引人入彀,先纵后擒,使人无法躲避(11)。”“他用层层追问、步步逼紧的方法进行论战,有时竟弄得齐王只好“顾左右而言他(12)”。这样辩才无碍的学者,是颇有战国策士之风的。他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吸引人们的注意,又加强了说服力(13)”。“但孟子用譬喻不是简单的、一般的,而是复杂的、多样的。举其较特殊者,有整段用比的(14)。”所以赵岐说:“孟子长于譬喻(15)。”“此外,《孟子》的文章语气极为逼真(16)。”“大都接近口语,十分生动而有风趣(17)。”孟子就是用这些大量的论辩来完成他的理想主义的阐释的。
“好辩”的色彩是《孟子》的突出特点,他的好辩是建立在他的“仁政”、“性善”之上,理大而言顺,加上孟子博览群书,见多识广,旁征博引,善用现实中的浅显之事作比,故有“善辩”之论。但孟子自己说他“予岂好辩?予不得已也(18)。”孟子好辩,在他理直气壮、有大道、明事理的条件下,“成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说“我知言,吾善养浩然之气。”是因为“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放淫辞,以承三圣者(19)。”他是用言说来传载自己的思想。“孟子口才之雄辩,即使在其书面语言的表达上也充分体现出来。孟子的文章,语言生动、个性鲜明、流畅犀利、气势磅礴,这使得《孟子》一书在中国文学史有很高的地位(20)。”“就事论事,无论从逻辑推论、语言技巧、判断能力、应变策略诸方面看,孟子都称得上是一个辩论高手(21)。”“孟子‘好辩’表现在许多方面,如与人讨论、政治游说、思想争辩等(22)。”可见孟子的确是一个善言的行家。
《孟子》散文“善辩”的最大的特色是文章的气势。“磅礴、苍健、雄辩滔滔、富有力度是孟子文章气势的基本特征。这样的气势,既是百家争鸣、诸子横议、政治空气较为自由的特定的产物,又是孟子鲜明的性格特征的表现(23)。”孟子对现实的批判,就像是挥戈舞合剑,锋芒毕露,咄咄逼人。例如他批判宣王的统治,穷追猛打,步步紧逼,最后竟逼问得齐宣王无言以对,只好“顾左右而言他(24)。”但是,由于孟子的犀利言辞的深处凝聚着一股爱民的情感,所以“孟子散文的锋芒总是显得凝重而沉厚(25)”。“孟子素以好辩著称,他的论辩对象主要是诸家学派。这些诸子在当时都是有理论、善言辞的知识分子。与他们的论战比同诸侯谈话要困难得多,必须以精辟的思维,切中要害,才有可能取胜(26)。”孟子往往能十分准确地抓住对方致命的弱点,给以猛烈的一击。这些特点表现在文章中就形成了雄辩滔滔、刚劲犀利的气势。
孟子的散文论辩色彩,通过其“善辩”的堂堂之陈,正义之旗,让其真理成竹在胸,万物苍生,雨露滋润,舍我其谁!对于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