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中 物 理 高 效 练 习(十五).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 中 物 理 高 效 练 习(十五)

高 中 物 理 高 效 练 习(十五) ——实验题 总体难度系数:★★(适合高一、高二年级) 1.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其中一个是经验事实,其余是推论: a.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似的高度 b.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c.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 d. 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水平,小球要沿着水平面作持续的匀速运动 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 。(只填序号即可) 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 (A)a是事实,bcd是推论; (B) b是事实,acd是推论; (C) c是事实,abd是推论 ; (D) d是事实,abc是推论。 2.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如下图,并且每隔四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为S,且S1=0.96cm,S2=2.88cm,S3=4.80cm,S4=6.72cm,S5=8.64cm,S6=10.56cm,可以计算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打第四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 m/s。 3.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一条理想的纸带,按每打五个点(时间间隔T=0.02s×5=0.1s)取一个记数点的方法标出记数点(如图甲).已测得S5=8.80cm,在测S2时,刻度尺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S2= cm,根据上述数据算得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 4.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中,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使用弹簧秤前,应检查弹簧秤在没有受力时,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处; (B) 实验时,方木板应严格竖直放置; (C) 在使用弹簧秤时,要使它的弹簧与木板平面平行; (D) 用一只弹簧秤测合力时,应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用两只弹簧秤测分力时的同一位置上。 5.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个同学发现自己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总是偏大,其原因可能是下述原因中的 [ ] (A)实验室处在高山上,距离海面太高; (B)单摆所用的摆球质量太大; (C)把n次全振动的时间t误作为(n+1)次全振动的时间; (D)以摆线作为摆长来计算了。 *6.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测出不同摆长时对应的周期T,作出L—T2图线,如图所示,再利用图线上任意两点A、B的坐标(x1,y1)、(x2,y2),可求得g= 。若该同学测摆长时漏加了小球半径,而其它测量、计算均无误,也不考虑实验误差,则用上述方法算得的g值和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7.有两组同学用注射器做研究玻意耳定律的实验时,所用注射器的活塞及框架总重为G0,活塞截面积为S,已知外界大气压为p0,第一组同学采用弹簧秤竖直向上拉框架的方法改变气体压强,若某次弹簧秤读数为F时,注射器内气体压强p1= ;另一组同学采用逐次增加钩码的方法来改变气体压强,若某次所挂钩码的总重为G,则封闭在注射器里的气体的压强p2=_________。实验中第二组同学得到下列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体积(㎝3) 4.00 3.50 3.00 2.50 2.00 压强(×105Pa) 1.05 1.08 1.12 1.14 1.16 经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做出判断[ ] (A)本次实验验证了玻意耳定律; (B)实验操作过程中,注射器内气体温度升高了; (C)操作过程中,有气体进入注射器; (D)操作过程中,有气体漏出注射器。 8.两组同学使用相同的器材,在同一个实验室中,同时做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实验过程均符合操作规范要求。实验结束后他们分析数据,发现他们测出的空气柱和体积的乘积显然不同,然而都符合玻意耳定律,即PV=常数。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两组同学中至少有一组的测量结果是错误的; (B)两组同学最初封入针筒内的气体的体积不相同; (C)实验时温度不相同; (D)实验时大气压强不相同。 9.(2004年上海卷)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内阻约为2Ω)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变阻器和电压表各有两个供选:A电压表量程为15V,B电压表量程为3V,A变阻器为(20Ω,3A),B变阻器为(500Ω,0.2A) 电压表应该选 (填A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