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的评估与剂量滴定.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疼痛的评估与剂量滴定

量化评估 面部表情评估量表 数字分级法(NRS) 主诉疼痛分级法(VRS) 药物转换——等效剂量 2007 Nov;11(8):823-30 * * * 疼痛的评估 癌痛的评估 癌痛评估是合理、有效进行止痛治疗的前提 癌症疼痛评估应当遵循“常规、量化、全面、 动态评估”的原则 癌痛病历专家评估记录表   项目 评分细则 分值 扣除分数 疼痛评估(16分) 入院记录 及 首次病程 症状中包含癌痛描述 3.5分   体格检查中有NRS评分 8小时内量化评估:24小时最轻、最重疼痛、通常疼痛及目前疼痛 8小时内全面评估:填写BPI表 记录疼痛部位、性质、强度,疼痛病因及病理生理分类。 记录入院前止痛治疗情况 疼痛评估(16分) 病程记录 常规 把疼痛作为主要观察症状,在病程中记录疼痛情况、用药种类、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3分   量化 实际查看病床旁是否有疼痛评分表,且疼痛记录均有评分 1分   全面 入院疼痛不稳定,经治疗稳定后需再次全面评估;疼痛稳定者,至少每2周全面评估一次 0.5分   动态 首次应用阿片类药物需行剂量滴定 6分   有疼痛护理单,每日至少评估1次(但不必要每日记病程) 至少每隔3天有癌痛相关病程 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典型病例 丛某某 男性 61岁 基本资料 现病史 1年前出现右后背疼痛,累及右侧腋下,呈持续性,与活动无关。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神经炎,给予抗病毒、营养神经治疗效果差。疼痛逐渐加重,影响夜间休息。10月前就诊于山东省立医院行强化CT示右侧4-6肋骨破坏,考虑转移,于2012.4.17日行胸壁局部穿刺活检查见癌细胞,病理考虑为转移性低分化腺癌。免疫组化:CK7(+),CK20(+),Vim(+),Ki-67约10%-20%,CR(-),PSA(-),P504S(-),TTF(-)。后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行PET-CT示右侧第4-6后肋恶性病变,考虑转移病灶,未见明确原发灶。行骨转移灶局部放疗DT45Gy/15F。并应用伊班膦酸钠4mg修复骨质,于5.14日行培美曲塞0.8gd1+顺铂80mgd1化疗1周期。6.7来我院复查胸部CT示肋骨处病变缩小。于6.9应用唑来磷酸4mg修复骨质,于6.11行第2周期培美曲塞0.8gd1+顺铂80mgd1化疗。于2012.9 复查CT示右侧肋骨见骨质破坏并见周围软组织肿块,于9.15行第3周期培美曲塞0.8gd1+顺铂80mgd1化疗,之后每月输注唑来磷酸修复骨质,但疼痛逐渐加重,自行口服吗啡缓释片30mgQ12H止痛治疗。 于2012.12.13日就诊于南京军区总医院,再次行PET-CT示右侧第4-7肋骨破坏,周围软组织肿胀,SUV8.1,纵膈及腋下多发小淋巴结,建议随访。给予替吉奥单药50mg po bid d1-18天化疗1周期。期间未出现不适。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左右,伴多汗,于2013.2.6行氯化锶4MCi静推治疗骨转移,治疗后未出现发热等不适,止痛药治疗调整为美施康定30mgQ12H联合双氯芬酸钠,院外疼痛加重,2013.2.10来我科,起始盐酸羟考酮缓释片20mgq12h,逐渐加量至200mgQ12H,现疼痛评分为2分,无明显胃肠道、尿潴留、头痛、头晕症状。 现病史 该患者2013年2月10日8:00入院,10:00进行疼痛评估, 建立疼痛评估护理单 疼痛评估 1.医护人员主动询问有无疼痛,常规评估疼痛病情,并鉴别 爆发痛发作原因 2.患者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 3.对于疼痛患者,应将评估列入护理常规监测与记录的内容 常规原则 无 可忍受的疼痛,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扰 持续的疼痛,睡眠受干扰,要求使用镇痛药 持续的剧烈疼痛,睡眠严重受到干扰,必须使用镇痛药,可伴有植物神经紊乱或被迫体位 中 重 轻 最常用——NRS+VRS 疼痛评估 量化原则 使用NRS评分法 疼痛NRS评分:8分,持续性疼痛 疼痛部位:右侧后背疼痛 疼痛性质:躯体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疼痛为持续性针刺样酸痛、胀痛,爆发频率多在肢体活动后明显加重 加重因素:肢体活动 疼痛评估 1.持续、动态评估癌痛患者的疼痛变化(疼痛程度、性质 变化、爆发痛情况、疼痛减轻以及加重因素、不良反应等) 2.动态评估对药物止痛治疗剂量滴定尤为重要 3.止痛治疗期间,应记录用药种类以及剂量滴定、疼痛程 度及病情变化 全面原则 1.病因、部位、类型(躯体性、内脏性或神经病理性),强度(量化评估)、时间、加重和缓解因素、伴随症状、当前治疗情况(药物、疗效、副作用)重要脏器情况(体格检查+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社会心理因素、既往史。 2.入院24小时内、入院3天内或稳定后、不少于2次/月 全面原则 疼痛评估 动态原则 入院后进行疼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