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教学建议课件必修1.ppt

高一地理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教学建议课件必修1.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地理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教学建议课件必修1

高一地理必修1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教学建议 课标要求: 1、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2、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4、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教学内容分析: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是必修1整个教材中内容繁杂,难点众多,向来是学生难学的一个单元。涉及大气基础知识、大气运动、天气、气候及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从近几年的各类考试内容可以看出本章的命题规律: 1、从考核内容上看,集中在大气运动,天气系统和气候特征及成因,大气环境问题等知识点。 2、从形式上看,多以天气形势图,气温、降水曲线和柱状图、区域图、气候类型分布图或气候要素变化图为命题背景。 3、从能力要求上看,注重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通过读图提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建议: 一是要明确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搞清知识的“原点”; 二是要可以通过教会学生绘图、析图、断图,用逻辑性强、简炼的文字进行归纳总结; 三是要注意用动态、联系的观念来认识大气; 四是要注意联系热点,如北京奥运、沙尘暴、台风(飓风)活动、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等。 三、确定授课内容 1、对应课标和新旧教材确定授课知识网络 2、对应课标和新旧教材确定授课内容。 四、难点突破:善用板图和多媒体 1、大气的水平运动:即风的形成,可通过图形转换方法将难点化解,将课本中的平面图通过板图转绘成立体图,或用电脑进行动画演示。 2、三圈环流中要讲清副热带高压和副极地低压的形成:可通过板图绘立体示意图突破。 3、天气系统中加深学生对锋面、气旋/反气旋的认知,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讲解。 材料分析:以下是三则广州的天气预报,请回答: 广州气象台11月14日十月初三傍晚:今天短袖尚显热,明日长袖还觉凉,明天多云局部有小雨,17到23度,温度55到95%,北风清劲。 广州气象台11月15日十月初四傍晚:气温骤降,下午3点比昨天同期下降了10度。今晚到明天阴天到多云,15到21度,湿度40到85%,吹和缓偏北风。 广州气象台11月17日十月初六傍晚:雨走了,微微北风带来大好晴天。今晚到明天晴,12到24度,湿度40到80%。灿烂阳光重回身边,愿您开心每一天。 (1)14日,控制广州的气团是 气团,气温较 。 (2)15日开始,广州受 天气系统影响,说说你判断的依据: 。 (3)17日,广州受 天气系统影响,该天气系统的中心气压 。 (4)画出15日影响广州的天气系统的侧视图。 2、我国某日“锋面气旋天气图”(气压单位:hPa)以及三座城市“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回答问题: 五、本章的活动建议: 1、根据课标中的活动建议开展实践。 (1)利用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如透明塑料袋、塑料薄膜、玻璃瓶等) 和温度计,做一次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小实验。 (2)用计算机设计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水循环或洋流运动的动画。 2、开展非纸笔活动,例如: (1)设计并制作一个可以测量正午太阳高度的简易装制。[可2-3人合作完成] (2)设计并制作一个三圈环流的模型(如制作球形,球体直径=10cm)。[可2-3人合作完成] (3)下表(见P5)是广州1951年至2005年年日照时数的数据,请根据此数据制作图表并进行数据分析,写一份你对广州气候变化的调查报告,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用A4纸打印或原稿纸书写。[可2人合作完成] 3、设立研究性学习课题,指导学生研究。 * * 1、大气的热力作用与自然现象。 2、运用大气热作用力原理分析气温的变化、太阳辐射的强弱等实际问题 补充规律: ①气温随高度的变化规律 ②世界气温水平分布规律 ③气温的日变化与年变化规律 ④降水时空分布规律 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原理; 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保温作用原理;热力环流原理 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保温作用(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气温、降水 大气受热过程 理论实际结合 基本规律 基本原理 基本概念 授课内容 章节 太阳辐射 地面吸收 大气吸收 大气反射、散射 地面反射 射向宇宙空间 地面辐射 太阳辐射 大气吸收 大气辐射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逆辐射 大气上界 CO2 温室效应(保温作用) 地面 “大气的运动”知识网络 “常见天气系统”知识网络 (1)此时A地的天气特点是 ;原因是 。A地的气团性质属于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