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课外拓展——词语知识精讲
高一语文课外拓展——词语
【本讲主要内容】
课外拓展——词语
【知识掌握】
【知识点精析】
正确使用虚词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一个能力点,其考查形式一是辨析句中虚词使用的正误,二是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重点在虚词的用法上。因此,在辨析虚词时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结合词性、词义和语境等方面来辨析一般虚词,二是从句间关系入手弄清语句之间的关系来决定选择符合关系的关联词语。具体辨析方法如下:
1. 辨词性。词性不同,其语法特点与功能也不同,确定了词性基本上就能辨析出该词的用法。如:“偶尔”与“偶然”,前者只作副词,充当状语,而后者还可作形容词,充当定语。如:一次偶然的相遇,使我们成了好朋友。再如:“忽然”与“突然”,前者是副词,只能作状语,而后者是形容词,可以作状语、补语、宾语。我们可以说“忽然,前方传来一声巨响”,也可以说“突然,前方传来一声巨响”,但我们只能说“来得突然”,却不能说“来得忽然”。
2. 辨构词语素。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辨析时要比同求异,重点辨析相异的语素。如:“逐步”与“逐渐”,重点区分“步”“渐”,“步”是步骤,“逐步”强调一步步,表示动作或情况要经过的过程或步骤。“渐”是渐渐,“逐渐”强调动作行为等变化缓慢。再如:“恰好”与“恰巧”,前者重在指“好”,正好。如你来得恰好,我正要找你。后者重在指“巧”,凑巧。如我来找你,你恰巧不在。
3. 辨词义侧重点。有些近义虚词表达的角度和意义有差异,辨析时就要抓住其词义的侧重点来辨析。如:“未免”与“不免”,前者表示委婉的否定,侧重于评价。如你这样做,未免有点太过分了吧。后者表示免不了、不可避免,侧重于叙述。如他第一次上台表演,心里不免有些紧张。再如“以致”与“以至”,都可表示结果,但前者侧重于表示由于某种原因而造成的不好的或说话人不希望出现的结果。如他的腿受了重伤,以致几个月都不能下床。后者则侧重于表示由于程度加深而形成的结果。如他把书念得非常熟,以至有些地方都能背出来。
4. 辨词语适用对象、范围。这一般是同义虚词表现出来的细微差别,辨析时要注意。如:“对”与“对于”,前者适用范围比后者广,一般来说,用“对于”的地方都能用“对”,但用“对”的地方,有些不能用“对于”。如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只能用“对”。如:小李对我笑了笑。
5. 辨语气。主要指表示语气的副词和助词。如:“难道”与“莫非”,前者是用来加强反问语气,后者多用于揣测语气,有时也用来加强反问语气,但不如前者强烈。如过去有多少难关都闯过来了,难道不能克服眼前的这点困难吗?今天他没来,莫非生病了不成?再如:“简直”与“几乎”,前者表示完全如此,语气带有夸张。如我简直不能相信。后者只表示接近于、将近于,无夸张语气。如:我几乎不相信。
6. 辨感情色彩。有些虚词也带有感情色彩,从感情色彩上易于辨析。如:“径自”与“径直”,前者表示自作主张、擅自行动,多含贬义。如:他没等会议结束就径自离去。后者表示动作行为一直进行、不绕弯、不费周折,无贬义色彩。如:你径直写下去吧,等写完了再讨论。
7. 辨语体色彩。主要指书面语与口语的差别,书面语庄重,口语通俗。如:“反而”与“反倒”,都表示跟前面说的相反或出乎意料、违反常情,在句中起转折作用,但前者一般用于书面语。如:有个别人对犯错误的同志不但不给予帮助,反而幸灾乐祸,这是非常错误的。而后者一般用于口语。如:她姐姐不但没有生气,反倒亲切地笑了。再如:“究竟”与“到底”,都表示追究,但前者多用于书面语,后者多用于口语。
8. 辨句间关系。有怎样的句间关系,就需要怎样的关联词语,因此在弄清分句间关系的基础上就可以确定选用的词语。如“进而”与“从而”,前者一般表示递进关系,用于递进关系的分句之间,而后者一般表示承接或因果关系,用于因果关系的分句之间。再如:“只要”与“只有”,前者用于充分条件,后者用于必要条件。
9. 辨词语搭配。主要指关联词语的搭配使用,许多关联词语的搭配都是固定的,不能交叉。如:表示并列关系的是“不是……而是……”,表示选择关系的是“不是……就是……”,表条件关系的“只有”与“才”搭配,“只要”与“就”搭配,不能随意调换。
综上所述,谈了虚词辨析的九种方法,其实,在具体的辨析时可灵活运用一种乃至多种方法,结合具体语境,细心揣摩体会,定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解题方法指导】
辨析近义词要做到“求同析异”。所谓“析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意义上的差异
1. 侧重点不同
如“化妆”“化装”。“化妆”是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重在美化。如:小刘经过化妆,脸上的疤痕不见了。“化装”则指改变装束、容貌,假扮,重在改变。如: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化装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
2. 范围大小不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