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匠人精神---从2300年前的梓庆说起.docVIP

《中国匠人精神---从2300年前的梓庆说起.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匠人精神---从2300年前的梓庆说起

中国匠人精神---从2300年前的梓庆说起 说到匠人精神,最近成了热门话题。不少国人兴起了学习德国、日本匠人精神的风潮。一方面觉得吸取其他国家的好东西无可厚非,同时也有个情结挥之不去,不解不快:“难道匠人精神是舶来品吗?对于匠人精神,中国人的理解又是什么呢?” 想起清朝第一才子纪晓岚曾说过:“世间的道理与事情,都在古人的书中说尽。”既如此,关于匠人精神,有智慧的老祖宗一定应给过答案吧?!果然,在《庄子》一书中就有2300年前中国匠人“梓庆”的精妙阐述。   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zhai通斋)以静心。齐三曰,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肢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滑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 ——上文摘自《庄子·达生》 不明觉厉有木有?被中国古代匠人的境界折服了吧!木有看懂?那就请您继续往下看。 梓庆削木为鐻,缘何惊犹鬼神? 梓庆是鲁国的一位木匠,鐻( jù )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话说梓庆用木头雕刻的鐻,见过的人都觉得精巧到只有鬼神之工才能做得出。 ▲鐻的本意是一种乐器,上图中的汉代耳饰仿制钟形,故名为金鐻,应为雷台汉墓墓主人之妻的配饰。 鲁王很惊叹,就召见梓庆问:“这么精妙的东西先生能做出来,有什么奥妙?”梓庆谦逊地说: “我只是一个木匠,哪有什么奥妙呢?只不过在做工前,我不敢耗费精神,静养聚气,让心沉静。斋戒三天,我不再怀有庆贺、赏赐、获取爵位和俸禄的思想。斋戒五天,我不再心存非议、夸誉、技巧或笨拙的杂念。斋戒七天,我已不为外物所动,似乎忘掉了自己的四肢和形体。然后我便进入山林,观察各种木料,选择好质地、外形最与鐻相合的,此时鐻的形象已经呈现于我的眼前。然后我将全部心血凝聚于此,专心致志,精雕细刻,用自己的纯真本性融合木料的自然天性制作,器物精妙似鬼神之工,也许因为这些吧。” 从梓庆看中国的匠人精神 《庄子·达生》梓庆篇仅146字,朴实无华地述说了2300年前一位中国匠人的精神境界与风骨,让我们来细细品味。 1.匠人精神是专注走心、追求极致 每一件作品,若想达到精致和完美,都必须把工作的每个环节做细和做到位。梓庆做鐻,先用七天的斋戒使身体和精神达到最佳状态,再走进山林选择木料。选料时已经在脑海中勾画出鐻的模样,认真寻找匹配的木料才动手取之。一旦进行雕刻,则聚气凝神,全身心地投入。 清代皇家建筑工匠世家——雷氏家族,设计了中国近1/5的世界建筑遗产。雷氏的每个设计方案,都按1/100或1/200比例先制作模型,更为可贵的是:小至台基、瓦顶、柱枋、门窗以及床榻桌椅、屏风纱橱等也均按比例制成。正因严苛的极致精神,被同行尊之为“样式雷”。这些无不体现了中国古代匠人专注走心、追求极致的精神。 2.匠人精神是荣辱不惊、忘名忘利 与今天许多人做事希望利益回报立竿见影相比,梓庆的做法体现出中国古代匠人的更高境界。“斋三日,不敢怀庆赏爵禄,斋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梓庆在做鐻之前,把功劳、地位、金钱、非议、毁誉统统放下,只专心于工作的本分,达到了荣辱不惊的境界。 在今天的商业时代,我们已经很难再看到完全忘名忘利的企业家了,即使在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也会因为利益而出现大众汽车尾气“排放门”丑闻;同样,在日本也有东芝这样著名企业长达七年财务造假的现象。 中国古代匠人的忘名忘利,仍是今天整个商业社会需要学习的典范。 3.匠人精神是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术到极致,几近于道。梓庆作为一名杰出的匠人,在选材前全然地净化自己,带着对树木和自然生命的极大尊重去选材。“斋七日,辄然忘吾有四肢形体也。”在制作鐻时令自己达到忘记自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灌注匠人的生命之魂去制作产品,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不就是道吗? 今天,全球那些最优秀的企业家和卓越的匠人,不都在毕生追求这一境界吗? 从古至今,中国从不缺少匠人精神 匠人精神不是舶来品,从古至今,中国从不缺少匠人精神。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匠品出口国、匠人之国!不谦虚地讲,中国匠人造就了一部匠品辉煌史。 从公元前200年至公元18世纪,2000多年的农耕经济时代,中国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产品输出国,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器、壁纸等精美的产品是世界各国王宫贵族和富裕阶层的宠儿。 ▲马王堆汉墓素纱禅衣(资料图) 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绸距今2200年,其薄如蝉翼,用料2.6平方米仅重49克。中国书法、中国画、雕塑、手工艺术品目前仍是世界博物馆们引以为傲的镇馆宝藏,还在不断刷新当代全球拍卖记录。自丝绸之路开启,中国古代能工巧匠们所生产的匠品,一

文档评论(0)

198405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