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中古史魏晋单元思维能力测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中古史魏晋单元思维能力测试

高三中古史魏晋单元思维能力测试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魏晋南北朝时期,农耕区域扩大,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其原因主要有 ①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②人口发展与土地不足的矛盾尖锐 ③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④新的耕作方法与农业机械的发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发展状况,总的趋势是 A.环境状况恶化 B.环境状况极好 C.环境破坏缓解 D.环境破坏加剧 3.下列两幅图中的工程或工具对当时农业发展的共同功效是 A.粮食运输 B.灌溉抗旱 C.围湖造田 D.扩大耕地 4.下列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现象,与广东有关的是: A、江南的开发 B、均田制的实施 C、石窟艺术的盛行 D、社会动荡 5.“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这种现象出现在 ( ) A.东汉时期 B.三国时期 C.西晋时期 D.东晋南朝 6.《梦溪笔谈》载“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颇似淳漆,然(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这种“石液”在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是在 A.先秦 B.秦汉 C.魏晋南北朝 D.宋元 7.古人记载说:“世间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取盆之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灌钢是)杂炼生(钅柔)所作”。这里谈到的“灌钢”发明于 A.战国时期 B.西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8.右图是出土的北魏时期的军刀,虽然在地下埋了1000多年,但出土后仍然刀口锋利,寒光熠熠。据专家考证,此刀出自当时最具盛名的军刀产地,该地是 A.相州 B.长安 C.洛阳 D.邢州 9.右图是我国为纪念造纸术发明而发行的邮票。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工具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最终得到普及是在 A.西汉时期 B.东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10.长安城始建于西汉,一度是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但到了到隋初却已残破不堪。导致长安城残破不堪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民起义的破坏 ②频繁的争夺战争 ③政治中心的东移 ④丝绸之路的废止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通过右面《北朝持杆秤的商人》图,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A.北朝比南朝商品经济发达的多 B.北朝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C.北朝时北方的商品经济得到一定恢复 D.南方经济水平超过了北方 12.《魏书·食货志》载“魏初至于太和,钱货无所流通,高祖(元宏)始诏天下用焉”对此理解分析最确切的是 ( ) A.鲜卑族进入封建社会 B.北魏政府重视商品经济发展 C.魏初商业一度萎缩,北魏有所恢复 D.南北朝时商品经济无从发展 13.从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来看,促进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推动力是?? A.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 B.封建政治中心南移 C.北方农民大量南迁???????????? D.南方自然环境优越 14.右图是一块币值为5元的纪念银币。图中人物被后世纪念,是因为 A.发明了地动仪 B。编制了《授时历》 C.对圆周率的精确推算 D。编写了《本草纲目》 15.以下各项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交融的是 ①陶渊明的田园诗 ②《齐民要术》 ③《敕勒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6.“文学是社会的反映,文学家只是社会的喉舌,文学艺术的发展是以经济和政治为基础”。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文化成就是 A、王羲之作《兰亭序》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