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地理人口与城市一轮复习测试
人口与城市一轮复习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图是人口再生产模式示意图,~题。
1.引起Y时期人口出生率波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增长与衰退的周期性波动 B.全球气候冷暖周期性波动
C.国家人口政策的周期性波动 D.全球传染性疾病传播的周期性爆发
.X时期社会处在 A.由畜牧业向定居农业转变 B.由农业向手工业转变
C.由农业向传统工业转变 D.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图7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A、B、C是三种不同的功能区。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三种功能区分别是商业区、工业区和居住区。A、B、C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 )
A.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B.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
C.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 D.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4.下列叙述不属于功能区C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的是
A.滨江临海,水运条件好,交通便利
B.水源充足,地势平坦
C.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D. 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地区,对城市的污染较小
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城市的住宅、商店、商务办公楼、工厂的付租水平进行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请分析并完成5—6题。
表1
与市中心的距离(KM) 付租水平(元/评方米) 甲 乙 丙 丁 0 120 105 84 68 1 90 87 75 62 2 60 70 66 56 3 31 52 56 50 4 0 35 47 45 5 0 18 37 39 6 0 0 28 34 7 0 0 18 28 8 0 0 9 22 9 0 0 0 17 10 0 0 0 11 11 0 0 0 6 12 0 0 0 0 5.从表中数据推断,甲、乙、丙、丁分别是 ( )
A.商店、商务办公楼、住宅、工厂 B.商务办公楼、商店、住宅、工厂
C.商店、商务办公楼、工厂、住宅 D.商务办公楼、商店、工厂、住宅
6.对该城市住宅、商店、商务办公楼、工厂距市中心距离范围的估算,正确的是( )
A.商务办公楼(0—2.5km) B.住宅区(4.5km以外)
C.商店(1.5—2.5km) D.工业区(2.5—4.5km)
图l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该城市空间结构为多核心模式且布局合理。读图回答—9题。7.I所示的城市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住宅区 B.行政区c.商业区 D.工业区
.影响城市功能区Ⅱ一Ⅱ一Ⅱ分异现象产生的
A.交通运输 B.地域文化C.环境质量 D.经济收入
.该城市规划中的高新科技产业区宜建在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左图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四阶段中,人口总数最多的是
A.甲 .乙 C.丙 D.丁.右图①、②、③、④四点所示人增长特点与左图人增长的四个阶段基本对应的是
A.①一乙 B.②一丙 c.③一丁 D.④一甲
.甲历史时期,对该地人类生存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自然资源是
A.动植物资源 木柴、水能 C.煤铁资源 D.油气资源
图6为“某国三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图”,读图回答l-15题。
.决定甲、乙、丙三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自然资源、水陆运输、商业贸易
B.商业贸易、自然资源、水陆运输
C.水陆运输、自然资源、商业贸易
D.自然资源、商业贸易、水陆运输
.下列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甲城市相似的是 A.拉萨 B.桂林 C.株洲 D.鞍山
.为促进甲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下列最具针对性的措施是
A.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
B.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善产业结构
C.加快资源开采,实现规模效应
D.合理规划用地,改善生态环境
16、图示过程能够明显反映台湾省:
A.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 B.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 C.人口死亡率不断上 D.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
17、预测到2031年台湾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增长速度快 B.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C.就业压力太大 D.性别结构严重失衡
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题。
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A.收入差距 B.家庭婚姻 C.工程建设 D.文化教育
近几年,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全品作业本英语七年级上册听读本.pdf VIP
- GB∕T 2997-2015 致密定形耐火制品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真气孔率试验方法.pdf
- 《餐饮服务管理系统》课件.pptx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文科物理学——生活中的物理》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正式版)D-L∕T 1919-2018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docx VIP
- (2025春)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 公路工程全套资料填写例范本.docx VIP
- 2025港航工程一建案例200问记忆宝典.docx VIP
- [广安]2025年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引进人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年新人教版数学2年级上册全册同步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