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六册 第三单元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语文第六册 第三单元人教版

高三语文第六册 第三单元人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六册 第三单元 第九课《诉肺腑》自读导言:郎才女貌是我国古代戏曲、小说中常见的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模式,而《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却超越了世俗的功利性,表现为生活理想及自我实现意义上的志同道合,表现为不约而同地怀疑传统人生所规约的道路和终极目的。《诉肺腑》一文正是叙写宝黛二人互明心迹的精彩片断。1. 体会课文中肺腑之言的内涵,通过分析把握宝黛二人爱情的专一、真诚、纯洁、美好,体会其间所蕴涵的广泛而深刻的思想意义。2. 欣赏课文中个性化的语言。:1. 本文的主要情节。明确:湘云带丫环来贾府,拾到宝玉不慎丢失的金麒麟;黛玉不放心湘云的到来,尤其担心金麒麟又引来金玉良缘之说,因此悄悄前来欲察二人之意,听到宝玉在湘云、袭人面前对自己不避嫌疑的称扬,心有所感;接着,宝玉向黛玉倾吐了积聚已久的肺腑之言。2. 课文中着力刻画哪几个人物?他们分别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和思想感情?明确:课文着力刻画的人物有:宝玉、黛玉、湘云和袭人。宝玉厌恶仕途,不愿与士大夫结交,蔑视封建道德伦理规范,热烈追求志同道合的伴侣,具有强烈的叛逆性格。黛玉执著于理想爱情的追求,她与宝玉心相通,志相同,尽管为得到专一的爱情整日以泪洗面,心病日甚,但她的内心仍蕴积着反抗的情绪,她被宝玉视为从来不讲混账话的知己。湘云虽也曾劝说宝玉要热心仕途,多结交官宦,讲谈经济学问,但封建礼教对她的影响又不及宝钗那样深,她的言词表现了她娇憨活泼、开朗豪爽的性格特征。袭人对宝玉的规劝及其对宝玉误把她当黛玉而发出内心隐情的震惊,和后来她很快向王夫人发出宝玉有可能越出礼法之外的警告,都表明她是个驯服、忠心的女婢,完全合乎封建道德规范的立场。3. 课文中有一个人虽未出场,可湘云和袭人都对其发出由衷的赞扬,这个人又是谁呢?她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和思想感情?明确:宝钗。通过湘云与袭人之口,作者间接地刻画了薛宝钗的形象。她在人们的眼中是一个温柔敦厚、豁达大度、随分从时、很会做人的金陵闺秀。. 试析宝黛爱情曲折发展的过程及叙写这一过程的深刻思想意义。明确:宝黛二人从木石前盟到一见面似曾相识的亲近感,从多次的口角到间接的试探,虽然宝玉生来聪明灵慧,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却谁也不能领悟对方的深情实意,总把求近之心,反弄成疏远之意,二人终由多次的小牾积聚成一次大冲突,直吵得一个脸红头胀,一个手心冰凉;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如何解开二人心头的疙瘩,如何避免感情的淤塞而使彼此心曲相通呢?似乎很难,其实也实在容易,宝玉的一句话就解决了问题。当宝玉听到湘云劝他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时,甚觉逆耳,竟下起了逐客令,并说: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他生分了。黛玉于无意中听得此言,不禁惊喜交集,本来想到因宝玉获得一只金麒麟,湘云也有一只金麒麟,怕他们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悄悄来到怡红院,本出于对宝玉的极不放心,一听宝玉此言,转而对宝玉极为放心,引为知己。作者让二人这样试探不行,那样试探也不行,目的就是要突出这句话的分量,显然不说混账话是宝黛二人建立和巩固爱情关系的基点。让宝玉说这句话时黛玉不在场,目的就是要让黛玉认为这是宝玉对自己的真正尊重,宝黛爱情发展至此趋于成熟稳定。曹雪芹在对宝黛二人情感曲折发展的叙写过程中,提出了一个重要原则,即一要以共同的叛逆思想作基础,二要彼此互相尊重,这一爱情观的形象化地展示在我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而就其思想性质来说,又是属于未来的。单就这一点,曹雪芹真不愧为思想的巨人,文学的大师。《宝玉挨打》教学目的: 1. 了解宝玉挨打一节在《红楼梦》中的地位——这是全书上半部的高潮,是两种思想观念的一次大冲撞。2. 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透视人物性格,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解题 本文节选自《红楼梦》120回本中第33回和第34回,宝玉挨打是小说上半部的一大高潮,写出了宝玉和整个封建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化,随着文中导火索的铺设引发了这一场不可避免的冲突。明确:全文分三部分,一是打前交待起因;二是宝玉挨打,以贾政与王夫人、贾母之间的冲突为主;三是打后其他人的反应。分两部分也可,一是打前交待起因;二是宝玉挨打后众人的反应,近距离反应以王夫人、贾母为代表,远距离反应以薛宝钗、林黛玉为代表。引发宝玉挨打的事件是什么?明确:① 宝玉因悲金钏之死,陪客葳葳蕤蕤;② 忠顺府告宝玉引逗琪官之状; 贾环诬告宝玉强奸金钏未遂。间贾政的神色变化很有层进性,请找出对贾政神色变化的描写。明确:初见时原本无气,证明此时还未起波纹;但看到贾宝玉垂头耷耳,应对不似往日,语无伦次,倒生了三分气,微波渐起;忠顺府索人,使贾政又惊又气目瞪口歪,波浪已涌动;贾环告状,中伤之言犹如火上浇油,大逆不道使贾政神色面如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