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化学期中测试 同步练习(三)苏教版选修1
期中测试 同步练习(三)
说明: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本卷分Ⅰ、Ⅱ两卷,共18题
第Ⅰ卷(选择题5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选择的答案填到相应的答案栏中)
1.近年来,北京环保部门为了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逐步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办法。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A.有机物 B.无机物
C.盐类 D.非金属单质
2.下列产品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电池3.天然水中含有细小悬浮颗粒或胶体颗粒,可用混凝剂进行净化处理,下述物质不能作为混凝剂的是
矾
4.有些元素是人的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被称为“生命元素”,这些元素按含量的高低又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下列几种元素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5.关于“白色污染”是指
A.冶
A.无水硫酸铜、蔗糖 B.硅胶、硫酸亚铁
C.食盐、硫酸亚铁 D.生石灰、食盐
10.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内容的是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悬浮颗粒 D.二氧化碳
11.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Fe2+变化为棕黄色Fe3+。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氧化性 B.还原性 C.碱性 D.酸性
12.地球大气中的CO2含量不断增加后果主要是
13.下列广告语中,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牙膏中配有氟化物添加剂以防止龋齿的原因是,长期使用加氟牙膏在牙齿表面生成了一层质地坚硬溶解度小的氟磷酸钙。已知氟磷酸钙化学式中除钙离子外还有3个PO43–离子,一个F–离子,则其化学式是
15.造成世界有名的“八大公害”事件中。污染事件发生最多的是
16.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它与空气中SO2、O2接触时,SO2会部分转化为SO3,使空气的酸度增加,飘尘所起的作用可能是①氧化剂; ②还原剂; ③催化剂; ④吸附剂。
A.①② B.① C.①③ D.③④
第Ⅰ卷(选择题答题卡72分)
一、选择题(本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选择题(本题每小题5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28分)
三、(本题共2大题,共28分)
17.(共16分)我国农业因酸雨而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15亿多元,为了有效控制酸雨,国务院已批准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等法规。
⑴现有雨水样品1份,每隔一段时间测定该雨水样品的pH,所得数据如下:
测试时间/h 0 1 2 3 4 雨水的pH 4.73 4.62 4.56 4.55 4.55 请你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雨水样品的pH变化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②如果将刚取样的上述雨水与自来水相混合,pH将变_____________,(3分)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分)
⑵为防治酸雨,降低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SO2,工业上将生石灰和含硫煤混合后使用,请写出燃烧时,有关“固硫”(不使硫化合物进入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分) 。(3分)
18.(共12分)9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致力于研究臭氧层被破坏问题的三位化学家。大气中的臭氧层可滤除大量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氟利昂可在光的作用下能够分解,产生Cl原子,Cl原子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臭氧的分子式为O3)。有关反应为:Cl+O3→ClO+O2;O3O2 +O; ClO+O→Cl+O2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⑴请写出这一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 (4分)
⑵在上述臭氧被氧化的反应过程中,Cl是A.反应物 B.生成物 C.中间产物 D.催化剂
⑶O3和O2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