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 同步练习(一)鲁教版必修一.doc

高中地理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 同步练习(一)鲁教版必修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地理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 同步练习(一)鲁教版必修一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 同步练习 【讲评经典题】 【例1】读“洪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所表示的景观名称为______地貌。 (2)图中所表示的地形景观主要分布在(    ) A.石灰岩分布区 B.花岗岩分布区 C.玄武岩分布区 D.片麻岩分布区 (3)该地形景观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最早揭示该地形景观各种特征的著作是 ( ) A.《山海经》 B.《水经注》 C.《梦溪笔谈》 D.《徐霞客游记》 (5)该种景观在我国四大高原中的______高原有广泛分布。 (6)写出你知道的如图所示景观的著名旅游景点两个。 (7)用可持续发展观点,简述人类如何趋利避害地开发利用这种地形景观资源。 讲评:根据地下洞穴及洞穴中地貌景观可判断出这是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受流水化学作用而形成的。明代徐霞客对该种地形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与记述。在我国四大高原中,云贵高原石灰岩面积广大,喀斯特地貌发育广泛。第(1)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围绕该种地形对人类有哪些利,如何发挥该种地形资源的优势;人类活动对该种地形会产生哪些破坏,如何避免这些危害两方面组织答案。 解答:(1)喀斯特(或岩溶) (2)A (3)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受到含有CO2的水的溶解和冲刷作用形成的 CaCO3+H2O+CO2=Ca(HCO3)2 (4)D (5)云贵 (6)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等 (7)充分合理利用其在旅游、仓储、疗养、生物栽培等方面的资源价值。注意避免地基塌陷、环境污染、破坏性开发等超越环境承载量的不良现象。 【例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后要求: “桂林山水甲天下”——以喀斯特地貌著称的桂林旅游区,不仅有优越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且有以灵渠——中国最早的运河为代表的诸多人文景观,加之便捷的交通、现代化的通讯网络,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据报道,在2000年国家旅游“黄金周”期间,以桂林为中心的旅游区旅客比1999年增加了三成,旅游收入是1999年的两倍,成为该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1)桂林山水的游览价值在于 ( ) A.山水的景观美 B.野生动物的多样性 C.对地貌、水文成因的科学研究 D.文物古迹的历史价值 (2)桂林著名的山水秀色是在可溶性石灰岩地区广泛发育而成的。由于处在湿热气候条件下,流水的______作用形成了______、______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类型。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从桂林的喀斯特地貌可知,这一地区在地质史上应属于______环境。 讲评:本题综合性较强,涉及旅游资源的价值、形成,以及化学知识和地球演化史知识。桂林山水属地质地貌景观,侧重于山水景观。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主要是流水溶蚀的结果,其景观有峰林、溶洞、天生桥等。 解答:(1)A C (2)侵蚀(溶蚀) 峰林 溶洞 CaCO3+H2O+CO2=Ca(HCO3)2 (3)温暖浅海 【自主打基础】 一、选择题 1.喀斯特地貌的成因是 ( ) A.风力的搬运作用 B.风力的侵蚀作用 C.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 D.冰川的侵蚀作用 2.侵蚀作用中强大而普遍的作用是 ( )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波浪侵蚀 D.冰川侵蚀 读“人民币版面图案”(部分),判断3~4题。 3.该版面景观是 ( ) A.九寨沟风光 B.桂林山水 C.鼎湖山保护区 D.长白山天池 4.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 A.冰蚀作用 B.流水侵蚀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5.该景观地貌属于 ( ) A.雅丹地貌 B.丹霞地貌 C.冰蚀地貌 D.喀斯特地貌 6.下列著名风景名胜区属于喀斯特地形的是(    ) A.峨眉天下秀 B.白头山天池 C.桂林“碧莲玉笋世界” D.东岳泰山 7.兼有喀斯特地貌和热带植物景观的地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二、综合题 8.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这种地形称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岩地区,它是可溶性岩石受到含有______的水的______和______作用形成的。 (2)图中A是______,B是______。 (3)写出A和B形成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该类地形因在______高原较为典型而得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省或自治区)。 【合作闯难关】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喀斯特地貌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具有厚度较大的可溶性岩石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基础 B.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的越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