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鲁教版必修三.doc

高中地理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鲁教版必修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地理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鲁教版必修三

??第三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三维目标领航 利用图表等资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发展的优势条件和经济快速发展的特点。 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发展过程,理解工业化是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认识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懂得保护和治理环境的紧迫性和应采取的措施。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和环境保护意识。 学习过程记载 课前预习  [纲要预览] ? ? ? ? ? ? ? ? ? ? ? ? ? [相关调研]查找相关资料,分析本地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 我的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生成  [学习资源]课本、中国地形图、香港政区图、地图册等。  [探究活动1]读课文和“中国地形图”、课本“珠江三角洲地区图”部分,讨论完成表4-3-1: 表4-3-1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条件 地理位置 位于广东省_______部,毗邻________,与________相邻 自然 条件 地形 面积_________万平方千米,地形以__________为主 气候 水热资源______,_______同期 水源 河网_________________ 社会 条件 人口、城市 人口_______,城市__________ 历史 工业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 政策 改革开放时间____,有政策优势 ?[探究活动2]结合课本“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演变图”,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产业结构变化特点。 ? ? ? ?? [探究活动3]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迅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你知道原因吗?请读课本“知识窗”、“珠江三角洲地区图”,探究下列问题: (1)阅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早期外资工厂生产的一般模式图”( 图4—3—1),分析改革开放早期,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什么,吸引外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前店后厂”经济合作模式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 ? [探究活动4]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迅速,读课文及“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图”,完成表4-3-2的内容: 表4-3-2 城市化发展速度 ? 城市分布特点 ? 城市化发展快的原因 ? [探究活动5]阅读课本“问题与对策”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促进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 ?? 课后反思 我的疑问 问题解答 ? ? ? ? 学习效果测评 双基巩固 一、选择题(第1-7题为单项选择题,第8-10题为双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始腾飞时,美国产业结构中降幅最大的产业可能是(  ) A.信息产业 B.轻纺工业 C.旅游业 D.精密仪表工业 2、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条件并不是因为(  ) A.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 B.优越的自然条件 C.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D.能源、矿产资源丰富 3、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 A.第一、第三产业都上升 B.第一产业上升,第三产业下降 C.第一、第二产业都上升 D.第三产业上升,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4、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建成的基地是(  ) A.轻工业基地 B.商品农业基地 C.外贸出口基地 D.重化工业基地 5、推动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 A.农村劳动力过剩 B.受港澳台经济辐射 C.工业化迅速发展 D.华侨、港澳同胞的促进作用 6、1999年末,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达到(  ) A.49% B.33% C.70% D.90% 7、珠江三角洲能源缺乏的主要原因有(  ) A.煤比较丰富,石油、天然气比较少 B.交通不便,调运困难 C.大部分能源支持了港澳地区 D.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8、为解决珠江三角洲能源问题,国家已经采取的措施有(  ) A.限制企业和居民用电 B.西电东送,建设核电站 C.西气东输,南水北调 D.积极开发海上油气资源 9、珠江三角洲内的经济特区是(  ) A.广州 B.珠海 C.深圳 D.汕头 10、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有(  )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