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上学期(第13—22课)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学期(第13—22课)复习提纲
★第十三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类别 主要成就 农业 兴修水利 汉武帝下令治理黄河;东汉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主持治理黄河,
使黄河在以后的八百年里没有改道。 生产工具 耕犁安装犁壁,提高耕作效率;发明新型播种工具耧车提高播种速度 耕作技术 普遍使用二牛抬杠耕作法。 农作物 南:水稻? 北:小麦? 广泛种植桑麻 手工业 丝织 使用提花机,丝织品更精美 冶铁 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提高冶炼质量
发明炼钢方法,铁制兵器逐步取代青铜兵器 商业 (采取重农抑商
政策) 长安和洛阳被称为“东西二京”,人口分别为五十万和百万 长安城里有专门的商业区叫做“市”
第十四课:匈奴的兴起和汉朝的和战
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匈奴兴起(秦汉之际)
匈奴的生活习俗: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迁徙。
原因:冒顿单于励精图治,治军有方;巧乘秦末中原战乱之机,秦汉之际,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
作用:生产迅速发展,畜牧业兴旺,冶铸业迅速提高,部分匈奴人还学会了农耕,开始垦田种谷。
二、汉匈和战
西汉初年被迫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前119年,经过漠北战役,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西迁。
时间 西汉初年 汉武帝时期 汉元帝时期 形势 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经过文景之治,国力强盛 匈奴分裂,其中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 政策 和亲:把皇室女子作为公主,远嫁匈奴,每年送给大量谷物和纺织品。 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漠北战役:公元前119年) 昭君出塞 效果 匈奴骑兵年年挥师南下,和亲没有根本上解决匈奴的威胁 漠北之战,匈奴受到沉重打击,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 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1.政策变化的根本原因:国力强盛
2.汉初“和亲”和昭君出塞:
a、汉初:以“和亲”换和平,是带有屈辱性的纳贡求和。
b、昭君出塞(西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主动求亲,昭君自愿前往,双方平等结合。
c、汉初“和亲”和“昭君出塞”都为汉匈民族间的和平做出了贡献。
秦汉时期抗击匈奴的著名将领:蒙恬(秦)、卫青、霍去病(西汉)、窦固、窦宪(东汉)
第十五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2.最初目的: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走廊赶到西域的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第一次:公元前138年,报告了西域见闻,表达了西域人想和汉朝交好的愿望
第二次:公元前119年,加强了同西域各国的交流,汉朝和西域间的往来日趋频繁。
结果: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从西域传入中原:天马、汗血马、葡萄、石榴、核桃、苜蓿、乐器、歌舞;
从中原传入西域:铸铁、开渠、凿井、丝绸、漆器、金属工具。
二、丝绸之路:课本P77页
陆上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敦煌—葱岭(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运出丝和丝织品,传入西域各国的珍奇异宝)
海上丝绸之路:广东—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印度半岛和斯里兰卡(西汉商人常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
影响:开辟和沟通了中西交通要道,成为东西经济、文化交往的重要桥梁。
三、班超经营西域(东汉)
为重新控制西域,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帮助西域各国摆脱匈奴控制,后担任西域都护。
甘英出使大秦后,166年,大秦派使臣访问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第一次直接交往。
★你知道张骞在历史上的贡献吗?我们要向他学习怎样的精神?
答:1、①出使西域,沟通西域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汉族人民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 ②张骞通西域,奠定了我国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和开发的基础,后来,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③张骞通西域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丝绸之路”开通了。总之,张骞是我国历史上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沟通西域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中西交往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
2、我们要学习他为了祖国的利益,不畏牺牲、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和坚持不懈最终不辱使命的意志。
★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它的更大贡献是推动了东西文化交流,最显著的例子便是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后来都是由这条丝绸之路传入西亚再传至欧洲。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是由此路首先向东传入中国的。因此可以说,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成了这两个文明的相互渗透。
第十六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秦汉文化昌盛的原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