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地理阶段性测试(月考)湘教版必修二
湘教版地理必修2月考试卷
(本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完成1-4题。
1、最能代表现代欧洲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当今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主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历程为(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4、人口增长归根结底取决于( )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死亡率 C、社会生产力 D、人口自然增长率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5-7题。
5、若此图表示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面,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亚洲
6、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
A、从湖南流往广东 B、从河北流往山东
C、从广东流往北京 D、从湖北流往重庆
7、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
A、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D、甲地优美的环境
8、人口增长的过渡模式与现代模式的共同之处是( )
A、高出生率 B、低出生率 C、低死亡率 D、高自然增长率
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据图回答9-10题。
9、30年间该地区( )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10、30年间该地城市化水平( )
A、大幅度提高 B、略有提高 C、没有变化 D、略有下降
11、下列措施有利于解决人类同环境的对立矛盾的是( )
A、立足于环境保护,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
B、有计划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C、发展中国家不能走城市化道路
D、开垦草原,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生产
12、下列说法不属于人口容量特点的是( )
A、临界性 B、相对性 C、警戒性 D、有限性
13、下列人口的流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大学生暑假返回家乡 B、新疆牧民夏季上山放牧
C、大学生分配在外地工作 D、农民利用农闲进城打工
14、下列城市中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吸引人口大量迁入的是( )
①开罗 ②伯明翰 ③攀枝花 ④悉尼 ⑤新德里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示意图,回答15-17题。
15、图例 适宜布局在图中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图例 适宜布局在图中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图中可以看出,影响城市土地租金的因素,不仅有距离市中心的距离还有( )
A、城市历史 B、城市人口数量
C、城市占地面积 D、交通运输的通达度
18、若要在①②③④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超市,最好选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据所学知识分析下表,回答19-22题。
国家 人口算术密度(人/km2) 人口生理密度(人/km2) ① 910 1359 ② 30 156 ③ 70 3503 ④ 129 934 ⑤ 313 559 ⑥ 336 3054 19、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最缺乏的国家是( )
A、① B、② C、③ D、⑤
20、对比④⑤两图,可以看出国的人口压力( )
A、⑤>④ B、④>⑤ C、④=⑤ D、都比较小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21、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一半以上的国家是A、① B、② C、⑤ D、③
22、就国土面积而言,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是A、① B、② C、③ D、⑥
23、下列移民不属于“环境难民”的是( )
A、因水库建设而形成的移民 B、因发生地震而无家可归的人
C、城市化移民 D、楼兰古国最后一批移民
24、三峡工程水库淹没地区人口密度大,需移民达百万之多。对三峡移民迁移到外省形成阻力的因素是( )
A、移民不愿意开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