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课件xin.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总论课件xin.ppt

民 法 学 民法教研室:徐凤真 第一章 民法概述 一、民法的概念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民法的调整对象 (一)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 (二)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 三、民法的本位:权利本位 (一)民法以“私权神圣”为基本理念; (二)民法围绕权利构建规范体系; (三)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中,权利起主 导作用。 四、民法的渊源(表现形式) (一)制定法 1、宪法中的民事规范:关于土地所有权的规定等 2、民事法律 3、民事法规:《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 4、地方性民事规范:《山东省城市房地产交易管理条例》 5、特别行政区的民事规范(两地原有法规中有大量民 事规范) 6、有权解释 7、国际条约中的民事规范:〈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 同公约〉等。 (二)习惯 (三)判例 (四)法理 案例一: 1972年,上庄磷矿筹建处筹建磷铁矿时,借用原告化 工研究所的地皮修建了简易宿舍。被告A、B、C、D、E、 F当时均系上庄磷矿的职工,并均被安排在该简易宿舍居 住。磷矿建成后归青海省重工业局领导。1978年3月8 日,青海省革委会计划委员会将上庄磷铁矿下放湟中县 革委会领导,该矿现有人员、设备、物资等全部移交湟 中县管理。湟中县接受包括6名被告在内的该矿职工后, 另行分配了工作单位。1979年8月13日,经青海省财政局、 石化局批准,湟中县人民政府将上述简易宿舍,以固定 资产有偿调拨形式,作价3万元调拨给了化工研究所,并 在调拨单备注栏注明“湟中县有12户住此,由湟中县负 责安排搬迁”。为此,化工研究所多次与6被告协商,动 员其搬迁,均无此后,12户中搬走了6户,剩下本案被告 6户未搬。。至1993年,6被告不仅不搬迁,反而违章扩 建住房面积。 化工研究所又找湟中县政府请求配合,但 湟中县政府以6被告有的已在单位领取了安家补助费,有 的现已不是本县职工为理由,不安排搬迁。化工研究所 遂于1993年向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请人民法院判令6 被告搬出所住房屋。 6被告辩称:我们现住房是原组织解决的,现在也只能 依靠组织解决。所住房中部分属于自建,如果搬迁应 给予补偿。 第三人湟中县人民政府述称:上述被告安置问题已经 解决,我县政府不再负责安置。因此,我县政府不应参 加本案诉讼。 一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告的诉讼请求属政府行政管 理方面的决定引起的房屋纠纷,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 依《民诉法》第140条的规定,驳回起诉。问题: 1、人民法院驳回起诉是否合适? 2、原告诉讼请求中要求解决的纠纷的性质是什么? 简析:本案原被告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房屋所有人与 非所有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就诉争的房屋来说,该房屋 归原告所有和利用,因此其他人未经原告的许可,都不 得使用该房屋。虽然原告是基于行政调拨而取得所有权 的,但原告基于该房屋所有权而与他人发生的关系却是 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属民法调整范围,因此法院应该 受理。由于本案中原被告之间并非属于对房屋产权的行 政调拨发生争议,因此一审法院驳回起诉是不正确的。 案例二: 张男与李女通过网络聊天认识,因意气相投,相互羡 慕,遂互留地址,互递照片,并决定交友,但双方一直 没有见面。1年后,张男通过网络约会李女于2005年2月 14日在玫瑰餐厅见面。李女同意了张男的邀请。李女十 分重视此次约会,为了此次约会,专门到美容店进行了 美容,并按约定时间到玫瑰餐厅。但李女从日上中天一 直等到日没西天,也未见到张男的影子。李女十分恼 怒,便按照地址找到张男,质问此事,双方为此发生争 执。李女怒而诉至法院,要求张男赔偿其精神损失费1万 元。问本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简析: 本案中,张男与李女之间的关系虽然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但这种关系既不具有财产关系的内容,也不具有人身关系的内容,而是受道德规范调整的关系。张男的行为虽然是不道德的,但不具有法律的可非难性。 一、平等原则 “ 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第三条) 给予多人以相同对待。案例 1、民事主体的资格(民事权利能力)平等 ——没有人被排除 2、民事主体的地位平等——没有人被强制 3、民事主体的民事权益平等的受法律保护 赔偿差别对待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个农村女孩,两个城里女孩,3名少女搭乘同一辆三轮车时遇车祸丧生,但肇事单位给农村女孩的赔偿却不及城里女孩的一半。   何源,女,14岁,农村户,父母在重庆卖肉。去年12月15日凌晨,何源坐三轮去上学。三轮车驶到

文档评论(0)

dream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