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乙酸等理化性质.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甲醇,乙酸等理化性质

理化性质:甲醇甲醇是一种无色、透明、易燃、易挥发的有毒液体,略有酒精气味。分子量32.04,相对密度0.792(20/4℃),熔点-97.8℃,沸点64.5℃,闪点12.22℃,自燃点463.89℃,蒸气密度1.11,蒸气压 13.33KPa(100mmHg 21.2℃),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下限 6%~上限36.5 % ,能与水、乙醇、乙醚、苯、酮、卤代烃和许多其他有机溶剂相混溶,遇热、明火或氧化剂易燃烧。乙酸钠乙酸钠一般以带有三个结晶水的三水合乙酸钠形式存在。三水合乙酸钠为无色透明或白色颗粒结晶,在空气中可被风化,可燃。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view/15924.htm乙醚。123℃时失去结晶水。但是通常湿法制取的有醋酸的味道。水中发生/view/19501.htm水解。中文名:乙酸钠;英文名:Sodium acetate trihydrate;别称:/view/1333886.htm结晶醋酸钠三水醋酸钠;乙酸钠;三水醋酸钠;三水乙酸钠。化学式:CH3COONa/CH3COONa.3H2O;分子量:82/136.08;CAS登录号:127-09-3醋酸钠;6131-90-4 三水醋酸钠。熔点:无水醋酸钠的熔点:324℃;三水醋酸钠的/view/118854.htm熔点:58℃。水溶性易溶于水。密度:1.45克/立方厘米,无水物的密度1.528克/立方厘米。外?观:无色透明或白色颗粒结晶。应用:主要用于印染工业、医药、照相、电镀、化学试剂及有机合成等。安全性描述:避免与皮肤及眼睛接触。乙酸酐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doc/238526-252357.html乙酸气味。味酸。有吸湿性。溶于氯仿和/doc/1872265-1980372.html乙醚,缓慢地溶于水形成乙酸。与乙醇作用形成/doc/739849-783185.html乙酸乙酯。/doc/2751462-2903816.html相对密度1.080。熔点-73℃。/doc/5567907-5783065.html沸点139℃。折光率1.3904。闪点54℃。自燃点 400℃。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1780mg/Kg。易燃。有腐蚀性。勿接触皮肤或眼睛,以防引起损伤。有催泪性。爆炸上限%(V/V):10.3, 爆炸下限%(V/V):2.0;引燃温度(℃):316。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能使醇、酚、氨和胺等分别形成乙酸酯和/doc/438560-464372.html乙酰胺类化合物。在路易斯酸存在下,乙酐还可使芳烃或烯径发生乙酰化反应。在乙酸钠存在下,乙酐与苯甲醛发生缩合反应,生成肉桂酸。缓慢溶于水变成乙酸。与醇类作用生成乙酸酯。乙酸中文名:乙酸[含量>80%];醋酸;冰醋酸包装:小开口铝桶;玻璃瓶或塑料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危险货物包装标志:20   包装类别:Ⅱ 物质名称:乙酸 英文名称Acetic acid危规号:81601 分 子 式 CH3COOH分 子量60.05物化特性沸点(℃)118.1℃比重(水=1)1.05饱和蒸气压(kPa)2.07熔点(℃)16.7 ℃蒸气密度(空气=1)1.52/20℃溶解性溶于水、醚、甘油,不溶于二硫化碳。临界温度321.6℃燃烧热873.7kJ/mol外观与气味 无色透明液体或结晶,有强刺激酸味。主要用途用于制乙酸酐、乙酸盐及乙酸酯,塑料、染料、药物、杀虫剂等及食物添加剂。火灾爆炸危险数据闪点(℃)39℃爆炸极限4.0~17.0自燃温度463℃建筑火险分级乙灭火剂二氧化碳、泡沫、雾状水、砂土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容器突然发出异常声音或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撤离。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气体,遇明火、高热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化学反应。化学性质活泼,与铬酸、过氧化钠、硝酸或其他氧化剂接触,有爆炸危险。对铅及其他大多数金属有腐蚀性。反应活性数据稳定性不稳定避免条件稳定√聚合危险性可能存在避免条件不存在√禁忌物强氧化剂、碱类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健康危害数据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口√急性毒性LD503530mg/kg(大鼠经口)1060mg/kg(兔经皮)LC505620ppm(小鼠吸入)健康危害 吸入后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误服浓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糜烂,重者可因休克而致死。 慢性影响: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咽

文档评论(0)

gangsh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