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0729浅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工程试点城市申请材料之二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 报告 青岛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三年七月 目 录 一、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历程回顾 1 二、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 4 (一)发展环境 4 1.公共交通保障机制 4 2.公交补贴与投入 11 3.票制票价 12 4.优先路权 13 5.城市缓堵应急保障 14 6.公交宣传 15 7.民间组织 15 (二)服务特征 16 1.公交出行特征 16 2.公交线网特征 22 3.公交运营特征 26 4.乘客满意度 29 (三)基础设施 30 1.公交车辆整体发展情况 30 2.绿色公交车辆发展情况 32 3.换电站建设 32 4.加气站建设 34 5.公交综合场站及首末站 40 6.公交停靠站 41 (四)智能化建设 43 1.公交智能调度系统 43 2.公交ERP系统 44 3.公交IC卡互联互通 45 4.智能出行免费查询 46 5.车载GPS电子设备及无线上网 47 (五)管理与保障 48 1.竞合运行模式 48 2.公交客运班线改造 49 3.公交全域统筹 49 4.意见反馈机制 50 5.安全管理 50 6.保障职工收入 51 7.关注职工身心健康 51 (六)特色公交服务 53 1.校车工程 53 2.晚班专车 54 3.隧道公交 55 4.旅游巴士 56 5.社区服务车 57 6.学生专车 58 7.特色活动 59 三、青岛市公共交通发展思路 60 (一)发展目标 60 (二)基本原则 61 (三)工作重点 62 1.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资力度 62 2.完善票制票价,实行低票价 62 3.利用划拨方式,尽快落实公交设施用地 63 4.保障公共交通路权优先 63 5.完善公交企业考核机制 63 6.推进轨道交通衔接工程 64 7.加快公交信息化建设 64 8.提高公交车辆装备水平 64 四、指标说明 65 (一)考核指标 65 1.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中心城区) 65 2.公共汽电车线路网比率 66 3.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中心城区) 68 4.万人公共交通车辆保有量(市区) 69 5.公共汽电车正点率 70 6.早晚高峰时段公共汽电车平均运营时速(市区) 71 7.早晚高峰时段公共交通平均拥挤度 75 8.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 76 9.公共汽电车进场率(市区) 77 10.公交专用车道设置率(中心城区) 78 11.绿色公共交通车辆比率(市区) 81 12.公共汽电车责任事故死亡率(市区) 83 13.轨道交通责任事故死亡率 83 14.城乡客运公交化运营比率(中心城区20公里) 83 15.公共交通运营补贴制度及到位率 85 16.公共交通乘车一卡通使用率 86 17.公共交通一卡通跨省市互联互通 86 18.公共交通智能化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 87 19.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编制和实施情况 89 (二)参考指标 90 1.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不含步行〉 90 2.公共交通人均日出行次数(市区) 90 3.公共汽电车线路网密度 91 4.公共汽电车平均车龄 92 5.公共交通投诉处理完结率 93 6.公共汽电车车均场站面积 94 7.公共汽电车港湾式停靠站设置率 97 8.公交优先通行交叉口比率 98 9.公共交通职工收入水平 99 10.公共交通优先发展配套政策制定情况 100 附表 102 附表1:青岛市现状基础数据表 102 附表2:青岛市发展水平指标 105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历程回顾 青岛市内公共交通始于19世纪末德国侵占青岛时期。交通工具主要是欧式拉客马车和由日本传入青岛的拉客人力车。1907年德商开办费理查德商号,经营由市区至崂山柳树台间的汽车客运业务,为青岛最早出现的营业性公共交通线路。1926年,青岛创办公共交通,青蚨汽车公司开业,有公共汽车8辆,此为山东省公共交通之发端。到1934年,全市有公共汽车60余辆,线路10条,拉客人力车3000~4000辆。1939年,客运量达到880多万人次。1941年有公共汽车127辆,后因经营不善,两次停业。到1949年,能运行的汽车只有23辆,公共交通线路3条:东镇至中山路,大窑沟至四方,大窑沟至中山公园,路线总长度15公里。新中国成立后,青岛公共交通行业逐步壮大,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磨砺和成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青岛公共交通已经成为青岛城市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第一阶段:公共交通快速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至1989年) 1950年青岛市交通公司成立,1951年有大客车42辆,人力和拉客马车逐步被淘汰。1956年出现人力三轮车,1958年有700辆。1957年,青岛市的第一部完整城市规划《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布。1960年无轨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