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北京石油大学地质实习报 告
京西地区基础地质认识实习报告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____实习成绩:___________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3年7月11日第一章 绪言-------------------------------------1第二章 地层--------------- 一、中上元古界 1.长城系第三章 岩石---------------第四章 构造---------------第五章 地质作用---------第六章 认识与体会------参考文献第二章1.太古界与中上元古界: 在虎峪风景区内,东经116.14,北纬40.2处,可以看到太古界与中上元古界的分界(如图2-1),在太古界的一边可以看到灰绿色斜长角闪片麻岩(内含斜长石,角闪石,石英),呈片麻状构造,定向排列;在中上元古界的一侧可以看到灰色闪长岩岩墙(主要成分为斜长石,角闪石),呈块状,全晶质结构,自形程度好。 图2-12.元古界:在京西地区主要为中上元古界,包括:P5简介:长城系:(Ch)常州沟组:地质含义:由下至上为砾岩、含粗砂砾岩、长石质石英砂岩、石英砂岩、泥岩。底部与太古界变质岩接触。区域变化:在虎峪风景区可以观察到常州沟组的三个旋回,第一个旋回和太古界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第三个旋回和串岭沟组接触。从第一个旋回与太古界接触面开始,自下而上由太古界的斜长角闪片麻岩,常州沟组底部的长石砂岩(呈偏红色),厚层的石英砂岩,薄层的粉砂岩,泥岩。在这个旋回可以看到薄层石英砂岩中的交错层理,泥质粉砂岩中的水平层理、交错层理、泥裂、燕列式张节理。 旋回中岩层成分的变化表明水体的深度由浅变深。 在第二个旋回内部可以看到闪长玢岩(含闪长石斑晶),二长玢岩(含闪长石和斜长石斑晶)。 在第二个与第三个旋回的分界处,可以看到明显的岩石成分的变化,上部为第三旋回底部的石英砂岩,下部为第二旋回顶部的粉砂质泥和泥质粉砂。沉积环境:P7串岭沟组:在常州沟组第三旋回往上即为常州沟组和串岭沟组的分界,常州沟组部分主要成分为石英砂岩和粉砂岩,呈交错层理;串岭沟组部分主要成分为泥质粉砂(偏深色),呈交错层理。团山子组: 在团山子组与串岭沟组分界上,团山子组主要为白云岩,夹着泥岩,两者交替出现,水体深度变化为浅—深—浅—深,高于庄组:在底部有灰白色厚层块状石英砂岩,其中夹杂着粉粒状的石英、斜长石,由下到上逐渐变为薄层状的泥岩。可以分辨出水体由浅变深。2.蓟县系:纹层状或条带状白云岩,其中有有由于差异压实作用形成的燧石透镜体,燧石条带呈深色。在与长城系交界处可以看到平行不整合面。薄层状的白云岩,夹着燧石条带和团块,有的地方的燧石条带比较厚,有的地方比较薄。古生界: 寒武系:(包括 ) 在下苇甸村京拉公路北侧能够看到下寒_武统与上元古界的平行不整合分界,左侧寒武统为紫红色的泥岩,右侧为白云岩(含灰黄色泥质泥晶) 景儿峪组:在青松岭采石场能看到板岩,主要成分为灰质泥晶灰岩,呈薄板状,产状为135〈49,其上层为昌平组的白云质灰岩、白云岩,两地层成平行不整合构造。 在青松岭路口,能看到馒毛组岩石特征,为紫红色的泥岩夹着白云岩,产状为135〈37, 下苇甸村西南永定河南侧铁路旁可以看到馒头组和毛庄组沉积背斜的右翼(宽80—100m),岩层的颜色偏红色,为浅海干燥的氧化环境沉积,再继续向前可以看到毛庄组与徐庄组的分界,由徐庄组的灰色中厚层鲕粒砂岩(鲕粒大小约为0.2-0.6mm,夹灰绿色粉砂质灰岩)过渡为白云质泥质条带状石灰岩(夹鲕粒、竹叶状灰岩) 下苇甸村西南永定河南侧铁路涵070附近,有徐庄组和张夏组分界下部为灰色中层白云质条带状石灰岩夹竹叶状灰岩(竹叶状灰岩有的被风暴流打乱,有的排列很有规律,且周边有红色的氧化圈),上部为厚层块状鲕粒石灰岩,夹生物礁,内含柱状叠层石(10-20cm)。 在长山组与凤山组中看到白云质条带状灰泥岩,夹竹叶状灰岩,两者不等厚互层,中生代:三叠纪:在军庄火车站可以看到辫状河的沉积相,岩层从砾石、砂岩变为粉砂、泥,在上层的旋回能看到顶部沉积小于底部沉积,即为辫状河沉积,从其粒度变化可以分辨出先开始为河道沉积到河滩沉积再到河漫沉积。红色的岩层可以看出是在枯水期、偏沼泽环境且经过氧化沉积形成的。侏罗纪:主要为火山碎屑岩沉积,岩性随不同时期而发生变化。 土城子组:主要为火山碎屑物质经过搬运沉积形成。在燕山天池宾馆正门西侧可以到岩石粒度由粗变细再变粗多个旋回,可以推测此地段经过了河床滞留沉积,河漫滩沉积。其中还夹着两层凝灰岩(主要成分为粉砂,颜色偏浅),在下层的砾岩中可以看到叠瓦状构造递变层理及交错层理。另外能看到河流发育的二元结构,底层发育好,厚度大,且沉积粒度大,砂砾岩发育,顶层沉积厚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