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上,天津大学)精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法(上,天津大学)精选

* * 经 济 法 学 第一章 经济法基础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经济法产生、发展概况及其一般规律,掌握经济法的概念、特征、调整对象、基本原则等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经济法的本质、地位和功能,掌握经济法律体系的内容。 生活中的经济法现象 例1:可口可乐拟收购汇源果汁。(反垄断法) 2008年9月3号,可口可乐公司宣布计划以现金收购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为香港上市公司, 拥有汇源果汁在中国的业务。最终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未通过反垄断调查 商务部具体阐述了未通过审查的三个原因:第一,如果收购成功,可口可乐有能力把其在碳酸饮料行业的支配地位传导到果汁行业。第二,如果收购成功,可口可乐对果汁市场的控制力会明显增强,使其它企业没有能力再进入这个市场。第三,如果收购成功,会挤压国内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抑制国内其它企业参与果汁市场的竞争。(中国日报) 生活中的经济法现象 例2:女大学生维权被控“敲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女大学生黄静发现华硕公司使用问题CPU,向其索赔500万美元,反被检察机关以敲诈勒索罪逮捕,并羁押10个月。10个月后检方以“存疑不起诉决定”释放了黄静。 生活中的经济法现象 例3:浙江杭州的律师张子年起诉电影《英雄》插播广告侵害消费者权益。在申请杭州市公证处的公证员对浙江某电影公司《英雄》加映广告的证据进行保全后,张子年向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递交了诉状。 张子年会提出何种诉讼请求? 一是请求法院判令被告退还电影票价款40元,并赔偿损失40元;二是请求被告删除在电影《英雄》片拷贝中的片头广告内容;三是请求被告停止在电影《英雄》前播放广告的不法行为。 生活中的经济法现象 一审法院判决:判定《英雄》在片头插播广告的做法是一种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被告浙江某电影公司在播映《英雄》时插播广告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判决浙江某电影公司向张子年书面赔礼道歉,驳回了张子年的其他诉讼请求。 生活中的经济法现象 结论: 1、通过宏观调控和微观监管,各国政府越来越多地介入了私权关系的调整。 2、各种经济法现象表现出以下共同点: (1)打破了传统的权利平等的观念,以身份的不平等为基础,重新审视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2)打破了意思自治的观念,国家强制力直接或间接地介入了当事人之间的权利行使、纠纷解决; 生活中的经济法现象 (3)体现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 (4)注重对公共利益的保护。 3、这些法律法规作用的结果: (1)国家的力量进入了市场;国家开始运用有意识地运用干预手段来影响经济发展。 (2)缓解了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矛盾。 第一节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经济法概念的语源 1755年--摩莱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自然法典》--“分配法或经济法”(12条)--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权制度;保证每个公民都享有劳动的权利和承担劳动的义务;按人口数量实行需求平等的分配;强调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实行统一的管理。(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协调或控制) 一、经济法概念的语源 1843年--德萨米(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公有法典》--专章论述“分配法或经济法”--主张实行公有制;认为公有制的最好形式是公社;认为最好的分配方式是按比例的平等分配;主张建立没有贸易的社会制度;重视对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等。 蒲鲁东(法国小资产阶级思想家、无政府主义者、经济学家)--《工人阶级的政治能力》--“经济法是政治法和民法的补充和必然产物”--囿于其无政府主义思想,使得其认识到的经济法,与现在人们所认识的经济法内涵存在一定的不一致。 一、经济法概念的语源 德国: 1916年--德国学者赫德曼--《经济学字典》--认为经济法是经济规律在法律上的反映,并将有关经济法制和保护、监督卡特尔的法律称为经济法。 “一战”后的魏玛共和国--《煤炭经济法》、《钾盐经济法》--鲁姆夫《经济法的概念》、赫德曼《经济法基础》等法学著作。 经济法的有关理念后传入前苏联。 二、经济法的发展轨迹 (一)经济法产生的不同观点 (1)经济法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以后产生的。 (2)经济法是随着国家与法律的产生而产生的,但是经济法作为一种独立的法律力量则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后才出现的。 (3)认为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经济法产生于古代社会。 二、经济法的发展轨迹 (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的发展 1、大陆法系(经济法学术的研究发达,经济法的部门法地位成立) (1)德国:国家至上主义;“卡特尔之友和卡特尔之敌”的讨论(“友论”占上风,故扶持卡特尔);“一战”间的为维继战争,对囤积物资行为加以契约最高价格的限制;战后的立法。(突破了原有的“私法自治”等理念,与民商法明显不同) (2)日本:两次大战期间的立法,用经济法的

文档评论(0)

ee88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