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长亭送别 同步练习(一)粤教版必修5.docVIP

高中语文长亭送别 同步练习(一)粤教版必修5.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亭送别 同步练习(一) A卷:教材针对性训练题 一、双基训练(梅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加点字之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余荫(yīn)  玉骢(cāng)  揾(wèn)泪  经忏(qiàn) B.迍迍(tún)  泠泠(líng)  华(huà)岳   玉醅(péi) C.赓(gēng)续  斜晖(huī) 挣揣(zhèng chuài) 金钏(chuān) D.谂(shěn)知  熟稔(rěn)  筵(yán)席   宴(yàn)席 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杯盘狼藉  蝇头微利  衰草萋迷  涣然冰释 B.文化融合  举案其眉  司卫青衫  丰富多采 C.状元即第  功名利禄  颇具文彩  顿开茅塞 D.衰柳长堤  触汇贯通  舐犊情深  得陇望蜀 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恰当的一顶是( ) A.到京师休(不要)辱没了俺孩儿。 B.小姐这壁(墙壁)坐,红娘将酒来。 C.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开始)又早别离 D.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假装)整素罗衣。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没想到他们竟然为这么一点蝇头微利就做起违心的事来,实在不可思议。 B.食客们走后,客厅里杯盘狼藉,没有半个小时收拾不可干净。 C.我和王强从小就在一个班学习,我们俩的成绩在班上一直举案齐眉。 D.自从那次他走了狱后,至今杳无音信,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 5.对下面曲子中画线部分修辞格的判断,恰书的一项是( ) ①碧云天,黄花咆,西风紧,化雁南飞。 ②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上气息,泥滋味。 ③“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A.排比明喻、暗喻对偶、借喻 B.排比借喻、暗喻对偶、借代 C.排比明喻、借喻对偶、借喻 D,排比借喻、借喻对偶、借代 6.填空:①元杂剧的演出有________三大要素,角色分四大类。 ②剧本是为舞台演出而创作的,它按内容性质分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③元杂剧的结构一般一本四折。每折戏限用一个宫调,下面由若干______ 组成套曲,一韵到底。【正宫】属于__________名,【滚绣球】则属于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15分) 阅读下面几段曲词,完成7~11题。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 【四煞】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7.下列对【正宫】【瑞正好】一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莺莺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了情人分别的痛苦压抑的心情。 B.蓝天的白云,萎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在凄清的西风中融成一体,构成了寥廓萧瑟、令人黯然的境界。 C.“晓来”两句,使客观景色带土了浓重的主观色彩,构成一种“无我之境”。   D.“染”、“醉”二字,不仅把外观的感受化为具有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令离人的涟涟别泪宛然如见。后者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是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 8.下列对【耍孩儿】一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司马青衫”系用典,出自白居易《琵琶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 B.“伯劳东去燕西飞”亦系用典,化用了乐府诗《东飞伯劳歌》中的诗句。 C.“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句是借酒浇愁及时行乐的表现。 D.“眼中流血,心内成灰”,这是莺莺送别张生悲戚、依恋、怨恨的表现。 9.下列对【一煞】一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夕阳”一句,看似平易,含情极深。日夕薄暮,本是当归之时,而今却挥袂远别,人何以堪!   B.一个“古”字,不但平添了许多苍凉况味,而且把别离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它包含着内心的许多“潜台词”,也启示着读者的丰富联想。   C.“无人语”三字既道出了环境的寂静,更刻画了莺莺“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的孤独感和无处可诉的痛苦心理。

文档评论(0)

dlmu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