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不是无情物,化作芳馨沁心田.docVIP

“教材”不是无情物,化作芳馨沁心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材”不是无情物,化作芳馨沁心田.doc

“教材”不是无情物,化作芳馨沁心田   摘 要: 本文从巧设问题、抓住契机、画中感知、情境朗读等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利用英语教材文本进行德育渗透,既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又成功地渗透了德育教育。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教材文本 德育渗透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现阶段,我们往往重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而很少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殊不知,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教书”“育人”两者同等重要。忽视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是教师的失职。因此,英语教师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外,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达到育人的目的。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巧设问题,无声渗透   巧设课堂问题,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问题的愿望,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在课堂设问中,若能注重德育渗透,文道结合,则能使学生在无声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鉴于小学英语低段课文大多是些浅而易懂的对话,笔者就充分利用了每单元结尾的Story Time。PEP4 Unit5 How much is it?中的Story Time,讲述的是Zoom去服装店做导购,当顾客来选购时,他将一条裙子的标价91,倒放成了16,结果被炒鱿鱼。笔者提问:Why was Zoom fired?(Zoom为什么被辞退了?)学生答道:Because he made a mistake.(因为他犯了错误。)“He misplaced the price‘91’for‘16’.”笔者借此问道:“Why would Zoom make such a mistake? If you were Zoom ,what would you do?”(为什么Zoom犯了错误?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做?)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你一言我一句,讨论异常激烈。于交流和探讨中,学生悟道:做事要小心仔细,对待任何顾客要礼貌等。“没有认真谨慎,做什么事都要失败”这个教训在学生心中生了根,发了芽。   故事中,笔者再次利用里面的情景,提问:“If you were the customer, would you buy the skirt?”(如果你是顾客,你会买这条裙子吗?)学生1:“If it’s 16 yuan, I would buy, it’s cheap. But 91 yuan was expensive, the skirt didn’t deserve this price.”(16元很划算,我会买,但91元就贵了,那条裙子不值这个价。)学生2:“I will think twice, and go to other shops to have a look...”(我会货比三家,仔细考虑……)   在这短短的10几分钟里,一个小小的故事,却能让学生感悟许多,他们懂得做事要谨慎,钱来之不易,要节约用钱。   二、抓住契机,点滴渗透   语言是思想文化的载体,英语教材的课文内容自然渗透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教材中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的充分获得利用,主要靠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挖掘教材潜在的德育因素,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英语语言教学之中。   例如在PEP6 Recycle1 period3 ,关于四季――春夏秋冬的区分中,不仅涉及每个季节的异同,还对每个季节中不同的节日进行了划分。Spring――Ester Day,April’s Fool’s Day,Mother’ Day,Father’s Day.课前笔者给学生布置任务: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节日,描述它,且能举出相关的例子。   刚临近五月,对于学生而言,最熟悉的莫过于母亲节,大部分学生收集了Mother’s Day的资料――十七世纪中叶,在英格兰,为表达对母亲们的敬意,乃定四月斋(四月斋是指复活节前夕之前,星期天除外的40天)的第四个星期日为“Mothering Sunday”,人们在这一天回家探视双亲,并致礼表示敬意。   由于课前细心准备了,课上学生们都娓娓道来:中国历史上,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及那朗朗上口的《游子吟》,还有在语文课本中学过的《慈母情深》。笔者因势利导,“Do you love your mother? What can you do for your mom?”在刚才积极的交流过后,学生们更加激动,学生1:“I can make the bed ,wash the dishes...” “I can empty the trash,cook t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