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我国安全生产发展历程及安全科学的发展第一部分我国安全生产发展历程及安全科学的发展
第一部分 我国安全生产发展历程及安全科学的发展
1.安全生产发展历程
1.1 国外安全生产发展历程
⑴工业革命前,生产力和自然科学都处于自然和发散发展的状态,人类对自身的安全问题还未能自觉去认识和主动采取安全技术措施。
在生产活动的初期,生产主要是以个体或作坊进行的手工业劳动,劳动人民在实践中逐步总结出一些安全防护的方法和技术。由于生产规模不大,安全问题不很突出,防止事故的 技术和方法当然也比较简单。
⑵工业革命后,生产中使用大型动力机械和能源,如汽车导致交通事故;采矿业发展导致矿业灾害事故等。迫使人们对这些局部人为危害问题深入认识并采取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
18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发明引起了工业革命。传统的手工业劳动逐渐为大规模的机器生产所代替。机器使生产率空前提高,但同时也大大地增加了伤害的可能,加之资本主义初期,资本家为了榨取最大利润,采用提高劳动强度,延长工作时间,滥用女工、童工等手段残酷剥削工人,致使工人的劳动条件十分恶劣,伤亡事故频繁发生,这就迫使工人起来反抗,为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健康,用种种办法和资本家进行斗争,如罢工,甚至破坏机器等。由于工人的斗争,资本家不得不做出起码的让步,适当改善劳动条件,甚至制定颁布了一些安全法规。另一方面,由于事故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以及在事故诉讼中所支付的巨额费用, 超过了资本家所能允许的利益损失,资本家出于自身的利益,被迫地也要考虑安全问题,如在机器上安装防护装置,要求研究防止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方法等。所有这些都促使了安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论著和成果,例如19世纪英国化学家戴维发明了著名的矿坑安全灯。
⑶由于形成军事工业、航空工业,特别是原子能和航天技术等复杂的大生产系统和机器系统,局部的安全认识和单一的安全技术措施已无法解决其安全问题,因此需系统地认识安全。
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过程中,产品种类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更新,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不断被采用。这些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另一方面也不断地增加了新的危害和危险。众所周知,1984年12月3日,在印度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大惨案,这就是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所发生的毒气泄漏事件。给人们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情况下,如果仅靠劳动者个人凭着经验和直觉就想保证生产中的安全是不可能的。必须发展安全科学及技术到相应的程度才有可能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尽可能减少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
⑷随着现代科技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必须更深入地采取动态的安全系统工程技术措施进行安全系统认识。
1.2 我国安全生产发展历程
我国安全生产分三个时期:
(1)安全生产方针和管理体制初创时期(1949—1965)
1949年11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煤矿工作会议提出“煤矿生产,安全第一”。
1952年第二次全国劳动保护工作会议明确要坚持“安全第一”方针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大跃进”时期片面追求高经济指标,导致事故上升。
1960年5月8日山西大同老白洞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死亡684人,为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矿难。
1963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恢复重建安全生产秩序,事故明显下降。
(2)受“文革”冲击时期(1966—1977)
“文革”期间,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被抨击为“资产阶级活命哲学”,企业管理受到严重冲击,导致事故频发。这个时期,国家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灾难,国民经济遭受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安全工作也受到了最严重的破坏,出现了又一次大倒退。一切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都被推翻,被斥之为“管、卡、压”。安全专业队伍被解散、安技干部都被下放车间去劳动。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再次大幅度上升。
1975年9月成立国家劳动总局,内设劳动保护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等安全工作机构。1976年10月,结束了十年内乱,国家经济开始恢复,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左”的思想并没有得到纠正,反而提出了严重脱离实际,急躁冒进的口号,一些部门与企业的领导人只抓生产,不顾安全,甚至采取恶劣的官僚主义态度,以致在1976年到1978年这两年间安全工作的局面继续恶化,职业危害严重,伤亡事故频繁,甚至发生了一些十分严重的恶性事故,如“渤海二号”的翻沉。
(3)恢复和创新发展时期(1978年至今)
安全生产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随着思想上政治上的拨乱反正,安全工作进入了全面整顿恢复和发展提高的崭新阶段。分为:
①恢复和整顿提高阶段(1978-1991)。
出台实施了《矿山安全监察条例》和《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等法规。成立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
②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2002)。
1993年国务院决定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相继颁布了《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