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血管疾病概述脑血管疾病概述
脑血管疾病概述(定义、病因、流行病学、分类、预防)
?
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er disease)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脑的血管病变或血流障碍所引起的脑部疾病的总称。其分类和发病形式多种多样,熟悉和掌握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对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病至关重要。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康复科李红玲
一、脑血管疾病的分类
脑血管疾病的分类方案是临床进行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标准,长期以来根据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病程发展可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性卒中和完全性卒中;按脑的病理改变可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前者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后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将我国脑血管病进行了如下分类。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颈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
2.脑卒中
(1)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破裂;血管畸形;颅内异常血管网症;其他;原因未明。
(2)脑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出血;继发于梗死的出血;肿瘤性出血;血液病源性出血;淀粉样脑血管病出血;动脉炎性出血;药物性出血;其他;原因未明。
(3)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脑栓塞;腔隙性梗死;出血性梗死;无症状性梗死;其他;原因未明。
3.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4.脑血管性痴呆。
5.高血压脑病。
6.颅内动脉瘤? 囊性动脉瘤;动脉硬化性动脉瘤;感染性动脉瘤;外伤性动脉瘤;其他。
7.颅内血管畸形? 脑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静脉血管畸形;毛细血管扩张症;脑-面血管瘤病;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颅内-颅外血管交通性动静脉畸形;其他。
8.脑动脉炎? 感染性动脉炎;大动脉炎(主动脉弓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颞动脉炎;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其他。
9.其他动脉疾病? 脑动脉盗血综合征;颅内异常血管网症;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淀粉样血管病;夹层动脉瘤;其他。
10.颅内静脉病、静脉窦及脑部静脉血栓形成? 海绵窦血栓形成;上矢状窦血栓形成;侧窦(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直窦血栓形成;其他。
11.颅外段静脉疾病? 颈动脉、椎动脉狭窄或闭塞;颈动脉扭曲;颈动脉、椎动脉动脉瘤;其他。
、脑血管病的病因
1.血管壁病变? 是大多数脑血管病发生的基础,主要原因有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性细小动脉硬化,导致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变小,甚至完全闭塞,或易于破裂。
2.动脉栓塞? 来自心脏、大动脉或其他器官的不溶于血液中的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造成脑血管阻塞。
3.动脉炎? 包括感染性如风湿、结核、梅毒、寄生虫等动脉炎,非感染性的结缔组织病性脉管炎、巨细胞动脉炎。
4.发育异常? 如先天性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
5.血管损失? 颅脑损伤、手术等直接损伤。
6.心脏病? 除瓣膜病变易发生心源性栓子外,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也可影响脑血液循环,导致脑卒中。
7.血液病和血液流变学异常? 如白血病、严重贫血、红细胞增多症、血黏度异常、凝血机制异常等。
8.代谢病? 糖尿病、高脂血症可促进或造成动脉硬化等血管损伤。
9.药物反应? 过敏、中毒,伴发血管改变。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危险因素和不可干预危险因素两大类,如能对一些确定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地干预,则可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可干预危险因素是急性脑血管病预防的主要针对目标。
(一)不可干预危险因素
1.年龄? 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尤其是55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增加,每增加10岁,卒中发生率约增加1倍,因此55岁以上的人群脑卒中是应重点防治的疾病。
2.性别?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男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3.遗传因素? 近代遗传学研究多数认为脑血管病属多基因遗传,其遗传度受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大。家庭中有直系亲属为本病患者或死于该病者,发生脑血管病的几率和危险性显著高于无家族史者。
(二)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1.高血压? 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脑卒中的发病率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升高都呈正相关,研究表明老年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90mmHg)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2.心房纤颤? 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导致卒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使缺血性脑卒中风险显著增加,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有资料显示,其脑卒中风险增加3~4倍。对其进行有效地治疗可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3.其他心脏病? 已证实伴有心脏病可增加脑卒中的危险性,如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如二尖瓣脱垂、人工瓣膜)、扩张型心肌病、先心病(如卵圆孔未闭、房间隔缺损)、心脏黏液等均增加栓塞性卒中的发生率。据估计,缺血性卒中约有20%是心源性栓塞,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