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徽州的宗族管理.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清徽州的宗族管理

明清徽州的宗族管理、经济基础及其祭祀仪式摘要:明清时代的徽州是一个典型的宗族社会,宗族管理井然有序,宗族的公共财产如族田、学田等源源不断地支撑着宗族运行的经济基础。作为程氏宗族的聚居地,祁门六都在明清徽州时代的宗族管理、经济基础和围绕祖先等为中心的祭祀活动亦十分活跃。本文以六都为例,全面深入地对明清时代徽州的宗族管理、经济基础和祭祀仪式进行探讨,以期了解和洞察明清时代徽州宗族管理和运行的一般状况。六都的历史、地理和文献概述祁门六都村古称“善和里”或“善和乡”,肇基于唐末。在宋元明清时期的都图制下,祁门被划分为22个都,该村因为“六都”而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六都坐落在徽州府祁门县北部山区,四周高山环绕。背倚窦山,俗称“来龙山”,前列五支,又称“窦山五桂”;村东曰东山,与窦山夹珠浦河对峙而立;东山偏南临溪之山为石山;东山之背,山势较低,其中高处为梧冈。中间为一狭窄的小盆地,发源于高山上的溪流——和溪自六都村前流过,形成山水川秀丽的村庄景观。光绪《善和乡志》对善和村的自然景观和疆域范围,有着详细的揭示:“善和乡居江南万山间,今隶祁门县之六都。其为乡也。隔离喧市,弗介通衢。山成四塞之险,地居上游之雄,遥控九华,近引白石,中有十盛之景。广二十里,袤如之。东为本都之秀溪,西为二都之石墅,南为五都之韩村,北为本都之章溪,东南达县治焉。”①六都系徽州望族程氏宗族聚居地。据载:程仲繁于唐干元年间,协助父亲抗御黄巢农民起义军,以功受检校户部尚书,镇守祁门,遂挈家迁居祁门北部之善和,后迁江西浮梁。南唐时期,程仲繁三子程令涯奉母胡夫人留居其地,光大其业。及再传为三,其一居窦山之麓曰上村(即今之六都自然村),一居梧冈西南下曰中村,一居宅后山之阳日下村(今废)。上、中、下三村相距各里许,规模以上村为大,下村次之,中村最小。六都周围各小村,如今之芳村、韩村,朝屋口、黄家坞等,多系旁姓,或因入赘程姓,或为程姓庄佃(即佃仆),而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光绪《善和乡志》云:“明洪武、永乐间,而张、汪、刘、林、陈五姓因赘各附居其旁。”②同徽州其他宗族聚居中心一样,明清时代的六都村宗族组织严密,宗族统治牢固。历史上,聚居该村的程氏宗族曾多次纂修家谱。据史料记载,六都程氏宗族自八世祖伯源公之后,先后分为四门,即松山门、圭山门、学山门和仁山门,其中绵延至今者,以仁山门为最盛。南宋景定四年(1263),程氏宗族开始编纂第一部家谱《祁门善和程氏宗谱》,至元天历二年(1330)二修家谱之后,明清时期进入家谱的频繁编修时期。明清两代,聚居六都的程氏宗族及其四门支族先后编纂了10余种家谱,它们分别修成于明洪武、永乐、景泰、嘉靖、崇祯,清康熙、乾隆和光绪时期。其中既有整个六都程氏宗族的宗谱,也有各门的支谱。据《中国家谱综合目录》和《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不完全统计,现存六都程氏宗族的宗谱和各门支谱尚有程昌纂修的明嘉靖二十年(1541)刻本《祁门善和程氏谱》(十四卷,《宠光录》一卷,《足征录》四卷)、《祁门善和程氏家谱》(旧抄本,残,编修时代不详)、程文礼纂修的清康熙二十一年刻本《善和程氏支谱》(即学山门家谱,不分卷)、程衡等纂修的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刻本《善和程氏仁山门支谱》(不分卷)、程良贤纂修的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刻本《程氏支谱》(即圭山门家谱,不分卷)、程兆崧纂修的清乾隆十二年(1747)刻本《祁门善和程氏仁山门支谱》(不分卷)和程际隆等纂修的光绪三十三年(1907)木活字本《祁门善和程氏仁山门支修宗谱》(四十一卷,首一卷,附录一卷)。此外,清嘉庆年间六都程氏草谱《衍庆录》(不分卷)以及初刻于明嘉靖、继刻于明万历和清顺治年间的仁山门综合管理宗族的《窦山公家议》(七卷,附录一卷),现亦被保存下来。至于仁山门宗族六下的诸如《布政公誊契簿》和分散收藏于全国各地的六都散件文书,其数量亦不在少数。最为难能可贵的是记录清代六都所有33个会社活动、被定名为《徽州会社综录》珍贵文献的遗存,为我们集中开展对包括祁门六都程氏宗族在内的徽州宗族各种信仰特别是祖先信仰和祭祀仪式及其活动,提供了最具价值的原始资料。六都村素有修志传统,该村在明清时期曾三修村志,除明弘治志佚失不传外,清康熙和光绪两部村志均流传至今,加上2000年新纂修的《徽州文化古村——六都》,现存村志达3种之多。这些村志,为我们深入系统探讨和研究六都村的社会结构、社会变迁、宗族组织、祭祀仪式和经济基础,提供了最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明清六都的宗族管理及经济基础(一)明清六都的宗族管理包括祁门在内的徽州,历史上封建宗族制度顽固存在,宗族牢固地控制着乡村的政治和经济命脉,并左右着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诚如程且硕在《春帆纪程》中所云:“徽俗,士夫巨室多处于乡,每一村落,聚族而居,不杂他姓。其间,社则有屋,宗则有祠,支派有谱,源流难以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