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组织工程_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羊膜 羊膜的制备和保存 将胎盘取出后,立即在层流罩下用含50mg/L青霉素、50mg/L链霉素、100mg/L新霉素及25mg/L两性霉素的平衡盐溶液清洗表面凝血块.从绒毛膜间的潜在腔隙中钝性分离出羊膜,将其上皮面朝上,平铺于0.45μm微孔硝酸纤维素膜上,切成3cm×4cm大小,储藏于-80℃,含有Eagle基质和甘油(1∶1)混合液的无菌瓶内备用。鉴于羊膜的制作和保存条件不足所带来的医用安全问题,灭菌生物羊膜已上市并投入使用. 羊膜作为移植底物,是提供基质,而不是移植上皮活细胞.羊膜中含有Ⅳ型胶原蛋白(与结膜中Ⅳ型胶原蛋白相同,可刺激杯状细胞的分化)、整合素及板层体等多种成分,是结膜上皮化的合适附着物,为病变组织提供健康的上皮下基质环境. 展望 理想人工角膜应具有以下特点: ①优良的光学特性,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 ② 能够与自体角膜组织长期共存,并紧密结合。 ③无不良反应,并发症少。 ④手术简单,制作容易,经济实惠。 今后,人工角膜的研究重点是集中生物材料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临床医学专家联合攻关,选择真正生物相容性材料,改善光学镜柱和周边支架的整合,更重要的是周边支架和受体组织的整合。 疑问 (1)到底什么是角膜? (2)常说的角膜移植是怎么回事? (3)角膜移植中的角膜来源于哪里? (4)盲人,近视,远视,白内障都可以进行角膜移植而恢复视力吗? 角膜 眼角膜是眼睛前端一层透明薄膜 ,角膜完全透明,位于眼球前部,呈横椭圆形。角膜有十分敏感的神经末梢,如有外物接触角膜,眼睑便会不由自主地合上以保护眼睛。 角膜分为五层,组织学上从前向后分为: ①上皮细胞层:厚约35μm,由5~6层鳞状上皮细胞组成,无角化,排列特别整齐,易与其内面的前弹力层分离; ②前弹力层:厚约12μm,为一层均质无细胞成分的透明膜; ③基质层:厚约500μm,占角膜厚度的90%,由近200层排列规则的胶原纤维束薄板组成,其间有角膜细胞和少数游走细胞,并有粘蛋白和糖蛋白填充; ④后弹力层:为较坚韧的透明均质膜,成年人厚约10~12μm; ⑤内皮细胞层:厚5μm,为一层六角形扁平细胞构成,细胞顶部朝向前房,基底面向后弹力层。 角膜移植 概念 用正常的眼角膜替换患者现有病变的角膜,使患眼复明或控制角膜病变,达到增进视力或治疗某些角膜疾患的眼科治疗方法。 适用症状 适合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角膜混浊或水肿而严重影响视力的病变 。 例如:病毒性角膜炎 被酸、碱化学物烧伤的角膜混浊患者 先天性角膜变性、圆锥角膜、角膜基质变性、角膜内皮细胞功能失代偿等患者 角膜肿瘤、角膜瘘、角膜葡萄肿患者 已失明的角膜白斑患者 材料来源 传统 现代 活体捐赠 尸体捐赠 活体捐赠 尸体捐赠 人工角膜 活体捐赠顾名思义供体是活人, 因外伤、视神经疾患、颅内疾 患等原因导致失明(无光感) 而角膜却是完好无损的眼球, 均是合适的供体。 返回 人工角膜 基本简介   世界上超过1000万人的眼盲是由角膜病引起,为导致眼盲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白内障。其中8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脱盲。然而,传统的角膜移植手术有其两大弊端,一是角膜供体的来源困难,二是手术成功率低。人工角膜的出现及应用为角膜盲患者带来了希望。 基本结构 人工角膜是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类似人体角膜的产品 。 人工角膜材料 无机材料 有机材料 生物材料 玻璃,羟基磷灰石?,?生物玻璃陶瓷? 硅凝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氟碳多聚体? 羊膜,动物胶原和壳聚糖,黏多糖 组织工 程角膜 光学镜柱 周边支架 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硅凝胶、玻璃 陶瓷、氟碳聚合物、羟基磷灰石、生物材料、聚四氟乙烯 角膜设计中,较为成功的是AlphaCor、Dohlman-Doan和Osteo-Odonto, 并获得了FDA 批准,进入临床阶段。 种子细胞特点 (1)具有较高的增殖能力 (2)能够长期维持其生理功能和生物活性 种子细胞(角膜缘干细胞) 1.取材 取一块大小为1×2mm2,深度为基质前的角膜缘组织一块。 Tsai R, et al. N Engl J Med. 2000;343:86-93 2.培养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和酶消化法。所用的培养基采用DMEM与F-12培养基1:1混合,加入10%胎牛血清,5ng/ml的胰岛素,10 ng/ml的上皮生长因子。消化酶使用0.25%胰蛋白酶-0.02%EDTA的混合物。 Tsai R, et al. N Engl J Med. 2000;343:86-93 观察培养细胞的生长情况 2-3天换液一次,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角膜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