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油葵操作规程
有机油葵田间操作规程
油葵原产于北美洲,中国栽培较广,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和西北。有食用型(大粒型)、油用型、兼用型三类,但是目前本区域油葵生产技术含量低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栽培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不够理想,病虫害发生严重,特别是轮作倒茬不能及时,影响了油葵的产量和品质,已成为制约油葵生产的“瓶颈”性因素。如何提高油葵生产的技术水平,改善品质、提高产量和市场竞争力?
一、油葵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油葵比较耐寒,种子在5~10℃时即可发芽,幼苗能忍受-2℃低温。因此,在高寒地区,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可适当早播。2.水分 油葵耐旱力较强,幼苗至开花前吸水较少,只占全生育期的20%~25%,开花至种子灌浆时期保证水分的供应是高产丰收的关键。
3.营养 花盘形成至开花期吸收营养物质最多,占全部营养物质的3*/4。幼苗期吸收营养很少,出苗至花盘形成需磷最多,花盘形成至种子腊熟期吸收钾最多。为保证油葵优质高产,籽仁饱满充实,应注意施全肥,前期以磷为主,中后期以氮、钾为主。
4.土壤 油葵适应性强,对土质的选择不严格,一般土地均能种植。
5.授粉 油葵授粉主要依靠昆虫,一部分借助风力,正常的受精过程决定于适宜的温度,日光、大气湿度及昆虫活动、风力情况。高温干燥天气容易减弱花粉的生活能力,影响正常授精。开花期阴雨连绵影响蜜峰等昆虫活动。
二、栽培技术
1.选地、选茬、轮作:油葵具有耐盐碱、耐干旱、耐瘠薄的特性,茎杆中含氯化钾0.5%。在盐碱地种植油葵,能起到使土壤脱碱的作用,是生物治碱的作物之一,有改良盐碱地的“先锋作物之称,一般含盐在0.4%以下的盐碱地上能正常生长(ph6.0-8.0)。作物耐盐能力:油葵﹥甜菜>大麦>玉米>小麦>谷子。大豆耐盐能力最弱。油葵抗逆性较强,但要获得较高的产量必须选择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油葵不耐涝),盐碱过重、风沙过大、沙层过厚或鼠兔害严重的地块不宜种植,而且轮作周期4年以上。扩大轮作周期,能防止病虫及列当危害而增产效果显著(列当至少8年)。油葵前茬除了甜菜和深根牧草之外,其它作物均可作为油葵前茬。但菌核病发生严重地区,油葵不能种植在豆茬上以防止交叉感染。重茬为病虫草创造了孳生繁殖机会,使其扩大蔓延,造成严重减产的后果,因此不能重茬、迎茬但将它种在小麦、瓜类等之后可得到更好的产量。。
2、整地:油葵为深根系作物,植株繁茂,根系发达,深耕可促进根系发育,因此种植油葵的地应在秋季深耕,春季耙耱平整。因深翻整地利于主侧根的生长,减少地下害虫的危害。同时避免根浮生在土壤上层遇风发生倒伏。要细致整地,保墒播种,
3、施肥:油葵是需肥量较高的作物,高产田必须施足底肥或及时追肥。食葵对氮磷肥料的需求属中等,对钾肥消耗较大,对锌肥则较敏感。据测定:亩产油葵种子200~250千克时,约从土壤中吸收纯氮10、5千克,磷酸2~3千克,氯化钾2千克。油葵苗期发育快,结合耕地要施入量的有机肥或氮磷钾全肥,以保证油葵苗期生长发育良好适时追肥。(适用时)
4.播种 油葵幼苗在短时间内有抵抗-3至-5℃低温能力,当土壤表层5厘米温度连续3-4天稳定在8-10℃时即可播种。我团最适宜播种期为4月中旬,播期可根据所选用品种全生育期的长短来确定。生育期长的早播,生育期短的晚播,使花期避开高温雨季,有利于授粉灌浆。为一般生育期较长的播种播期安排在4月中、下旬,生育期短的品种推迟至5月上旬。播深:油葵为双子叶植物,为保证种子顺利出苗,在足墒的情况下,力求浅播,播深在3.5~5厘米。但在春季干旱墒情较差或沙性重的土壤上,应适当加深。亩用种0.5千克以下(食葵0.7公斤左右)。适当晚播可使油葵最易发病的阶段躲过高温多湿的发病高峰期,避免或减轻菌核病、叶斑病和油葵螟虫的危害提高产量。播期的确定要以油葵的成熟不受初霜冻的影响为原则。豆类作物以及在盐碱土上种植的作物不宜浸种。
5、合理密植 油葵因品种类型不同,密度要求有很大差别。应遵循肥地宜稀,薄地宜密原则。肥地宜稀主要是因为肥地油葵植株生长繁茂,过密容易造成郁闭状态促成徒长,导致病害蔓延,中下部叶片光合作用减弱,干物质积累减少而减产。薄地宜稀是因为地薄,根系发育较差,占地较少,植株较矮小,对空间特别是对光的利用率较低,所以只有增加株数,才能达到合理利用地力和空间,提高单产。高杆品种稀,矮杆品种宜密。在中等肥力的地块亩保苗5000—5500株。
6、田间管理
(1)保苗、间苗和定苗。足墒浅播有利于种子迅速发芽出苗。因油葵具有苗期生长快、发育早的特点,所以在管理上必须做到及时间苗、定苗。油葵出苗后及时进行检查,如发现缺苗应补栽或补种。补栽宜早宜小,在一对真叶展开时进行,因为这时幼苗只有一条主根和少量须根,便于移栽,否则苗越大,伤根缓苗耽误生长。一般情况下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移栽时要带土坐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