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舒城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VIP

安徽省舒城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省舒城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舒城中学高二年级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学科网 语文试卷学科网 命题人:杨华祥 审题人:学科网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科网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学科网 一、(12分,每小题3分)学科网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学科网 A、绰约(chuò) 水汀(tīng) 创伤(chuāng) 反间计(jiàn)学科网 B、披靡(mí) 迤逦(yǐlǐ) 扁舟(biǎn) 棹孤舟(zhào)学科网 C、强留(qiáng) 踯躅(zhízhú) 倏忽(shū) 青枫浦(fǔ)学科网 D、付梓(zǐ) 剽掠(piāo) 霰弹(sǎn) 坍缩(dān)学科网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学科网 A、在向高考冲刺的紧张阶段,备考复习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是许多高三同学复习收获不大的重要原因。学科网 B、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我们每个人都应厉行节约,锱铢必较,不浪费一滴水、一粒粮。学科网 C、身处高的我们踌躇满志,意气昂扬,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父母亲人的期待而做着不懈的努力。石湖居士(注:即范氏)以淳熙丁酉岁五月二十九戊辰离成都。是日,泊舟小东郭合江亭下。合江者,岷江别派,自永康离堆分入成都及彭、蜀诸郡,合於此以下新津。绿野平林,烟水清远,极似江南。亭之上曰芳华楼,前后植梅甚多。故事腊月赏梅於此。管界巡检在亭傍,每花开及三分,巡检司具申,一两日开燕,监司预焉。蜀人入吴者,皆自此登舟。其西则万里桥,诸葛孔明送费禕使吴,曰:万里之行,始於此。后因以名桥。杜子美诗曰:门泊东吴万里船。此桥正为吴人设。余在郡时,每出东郭,过此桥,辄为慨然。东下五里,曰板桥滩,自蜀都下峡,滩之始也。辛巳。招送客燕于眉山馆,与叙别。荔子已过,郡中犹余一株,皆如渥丹,尽撷以见饷。偶有两柈留馆中,经宿取视,绿叶红实粲然。乃知寻常用篮络盛贮,徒欲透风,不知为雨露沾洒,风日炙薄,经宿色香都变。试取数百颗,贮以大合,密封之,走介入成都,以遗高、朱二使者,亦两夕到。二君回书云:风露之气如新。记之以告好事者。丙申。离东林。饭太平宫前草市中。过清虚庵,在拨云峰下。晚,入城。庐山虽号九屏,然其实不甚深。山行皆绕大峰之足,远望只一独山也。然比他山为最高,云绕山腹则雨,云翳山顶则晴。俗云:庐山戴帽,平地安灶。庐山系腰,平地安桥。此语可与滟滪如象,瞿唐莫上,滟滪如马,瞿唐莫下为对。戊戌。风小止。巳时发江州,回望庐山渐束而高,不复迤逦之状。过湖口,望大孤如道士冠立碧波万顷中,亦奇观也。九十里,至交石夹,宿。风日炙薄薄以遗高、朱二使者遗瞿唐莫下为对对望大孤如道士冠冠不知为雨露沾洒庐山虽号九屏合江者,岷江别派记之以告好事者绿野平林,烟水清远,极似江南。余在郡时,每出东郭,过此桥,辄为慨然。荔子已过,郡中犹余一株,皆如渥丹,尽撷以见饷。庐山戴帽,平地安灶。庐山系腰,平地安桥。回望庐山渐束而高,不复迤逦之状。四、(2分)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元曲[中吕]卖花声·怀古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1)首句“美人自刎乌江岸”,是以的典故反映的历史。 (2)词人选取三则历史材料,有无辜而死的个人悲剧,有战火熊熊的众生劫难,也有戍边无归的军人悲哀,虽然角度不同,却揭示了一个共同主旨:。 (3)整个作品在叙述史实的基础上直抒胸臆, “长叹”中饱含着的复杂感情,情调沉郁悲凉。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学科网 1、 ,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学科网 2、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学科网 3、楼船夜雪瓜洲渡, 。(陆游《书愤》)学科网 4、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学科网 5、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学科网 6、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学科网 7、漠漠水田飞白鹭,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8、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 。(王勃《滕王阁序》) 9、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0、登东皋以舒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lh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