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腧穴总论材料.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腧穴总论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腧”通“输”,或从简作“俞”;有转输、输注的含义。 “穴”是孔(空)隙的意思。 《素问·气府论》解释腧穴是“脉气所发”;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腧穴并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深部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互相输通的特殊部位。 “输通”是双向的。从内通向外,反应病痛;从外通向内,接受刺激,防治疾病。从这个意义上说,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治疗的刺激点。 腧穴-经脉-脏腑间形成了不可分割的联系。 第一节 腧穴的发展、分类和命名 一、腧穴的发展 腧穴发展的三个阶段: “以痛为腧”(无定位、无定名)阶段; 定位、定名阶段; 定位、定名、归经阶段。 二、腧穴的分类 1.十四经穴 简称“经穴”,即分布在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上的腧穴。它们具有主治本经病的共同作用,是腧穴中的主要部分。 2.奇穴 指既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称“经外奇穴”。 奇穴的分布比较分散,对某些病症有一定的特异性治疗作用, 如:太阳穴治头痛,阑尾穴治阑尾炎等。 随着经络学说的不断完善发展,奇穴大多逐渐归入正经。 3.阿是穴 又叫“压痛点”、古代叫做“以痛为腧”。 它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腧穴的一类腧穴,称为阿是穴 阿是穴实际上是尚未命名的腧穴,是经穴产生的基础。 三、腧穴和命名 腧穴各有一定的部位和命名,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穴所发,各有处”。 腧穴的名称都有一定的意义。故《千金翼》说:“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 对穴名意义的理解有助于腧穴部位的记忆以及功能的掌握。 (一)自然类 1.以天文学上日月星辰而命名 如日月、上星、璇玑、华盖、太乙、太白、天枢等。 2.以地理名称结合腧穴的形象而命名 可分以下几类: (1)以山、陵、丘、墟来比喻腧穴的形象:如承山、大陵、梁丘、商丘、丘墟等。 (2)以溪、谷、沟、渎来比喻腧穴的形象:如后溪、阳溪、合谷、陷谷、水沟、支沟、四渎、中渎等。 (3)以海、泽、池、泉、渠、渊来比喻腧穴的流注形象:如少海、小海、尺泽、曲泽、曲池、阳池、曲泉、经渠、太渊、清冷渊等。 (4)以街、道、冲、处、市、廊来比喻 腧穴的通路或处所:如气街、水道、关冲、五处、风市、步廊等。 (二)物象类 1.以动物名称来比喻某些腧穴的形态 如鱼际、鸠尾、伏兔、鹤顶、犊鼻等。 2.以植物名称来比喻某些腧穴的形态 如攒竹、禾髎等。 3.以建筑物之类来形容某些腧穴的形态 如天井、玉堂、巨阙、内关、曲垣、库房、府舍、天窗、地仓、梁门、紫宫、内庭、气户等。 4.以什物之类来形容某些腧穴的象形或会意 如大杼、地机、颊车、阳辅、缺盆、天鼎、悬钟等。 (三)人体类 1.以人体解剖部位来命名 此类腧穴可分以下两类: (1)以大体解剖名称来命名:如腕骨、完骨、大椎、曲骨、京骨、巨骨等。 (2)以内脏解剖名称来命名:心俞、肝俞、肺俞、脾俞、胃俞、肾俞、胆俞、膀胱俞、大肠俞、小肠俞等。 2.以人体生理功能来命名  此类腧穴可分以下两类: (1)以一般生理功能来命名:如承浆、承泣、听会、劳宫、廉泉、关元等。 (2)以气血脏腑功能来命名:如气海、血海、神堂、魄户、魂门、意舍、志室等。 3.以治疗作用来命名 如光明、水分、通天、迎香、交信归来、筋缩等。 4.以人体部位和经脉分属阴阳来命名 可分以下三类: (1)以内外分阴阳来命名: 如阳陵泉(外)、阴陵泉(内)等。 (2)以腹背分阴阳来命名: 如阴都(腹)、阳纲(背)等。 (3)以经脉交会分阴阳来命名: 如三阴交(阴经)、三阳络(阳经)等。 第二节 腧穴在诊断上的应用 腧穴是脏腑经气汇聚之所,与脏腑、经络有密切关系,脏腑、经络功能发失调可在相应腧穴出现反映。 一、扪穴检查诊断病证 张介宾《类经》注说:“凡病邪久留不移者,必于四肢八溪之间有所结聚,故当于节之会处索而刺之。”说明腧穴在病理状态下具有反应病候的作用。 如胃肠疾患的人常在足三里、地机等穴出现压痛过敏; 患有肺脏疾患的人,常可以在肺俞、中府等穴有压痛、过敏及皮下结节。 临床上常用指压背俞穴、募穴、郄穴、原穴的方法,察其腧穴的压痛、过敏、肿胀、硬结、凉、热,以及局部肌肉的坚实虚软程度,并审其皮肤的色泽、瘀点、丘疹、脱屑、肌肉的隆起、凹陷等来协助诊断。 《灵枢·官能》“

文档评论(0)

a5522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