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环境保护综合题25练 专项训练.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地理环境保护综合题25练 专项训练

环境保护 综合题专项训练 1.(10分)随着机动车数量增加以及城市建设大规模进行,汽车尾气和施工工地扬尘都会使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据深圳国家气候观象台的观测数据,截至12月18日,2007年深圳共有217天记录到灰霾,刷新2004年176天的最高记录。 资料2:图20(深圳市2007年1-12月月平均能见度和灰霾日数统计)。 图20 深圳市2007年(1-12月)月平均能见度和灰霾日数 (1)据图说明大气能见度与灰霾天气的关系。 (2)图20表明,灰霾日数和能见度的变化具有明显的    特征:4-9月月平均能见度均在   公里以上,其中6、7月份一共只有   个霾日,能见度超过    公里。而1-2月和10-12月,霾日多在    天以上。由此可见,    季节降水偏少,大气层结较为      ,不利于悬浮物质的输送和扩散,出现灰霾的日数较多。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07年深圳灰霾日数增多的原因。 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汽车与空气污染示意图(图18) 材料二:树木对大气污染的净化效应 树种 榆树 大叶黄杨 臭椿 泡桐 滞尘量 12.27 6.63 5.88 3.53 对SO2的吸收 8.69 3.89 3.16 1.32 (1) 汽车尾气排放主要产生哪些有害气体。(2分) 城市绿化可以减轻汽车尾气污染,据表选择城市绿化树种并说明理由。(5分) (3) 请你从地理的角度说出开展“无车日”活动的积极意义。(3分) 3.“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暴发,造成无锡市饮水危机。阅读材料与图片,对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进行研究,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材料一:水华是蓝藻大量死亡腐败后在水面形成的一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蓝藻一年中在水中随季节上下移动、漂浮(如右图)。太湖蓝藻每年一般在5月底6月初发生,多见于湖区周围的小水湾等水体流动性差的水域。 材料二:近20年来,化学工业是太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大小工厂遍布太湖周围地区。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太湖地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 材料三:城镇化的发展,使农业用地锐减,为了维持粮食总产量的相对稳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农村也开始大量使用抽水马桶,粪便污水处理能力极其有限。 材料四:无锡地区(右图)2006年冬季日平均气温达6.8℃,比往年高2.5℃;2007年入春以来日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2.5℃,且入夏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2007年1到5月降水量减少,水位低;吹偏南风的时间比往年提早一个月。 (1)按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分类,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太湖每年发生蓝藻现象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2007年5月初太湖无锡水域蓝藻大暴发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专家对太湖污水处理提出如下治理方案:把环太湖的污水集中起来,经过预处理后,穿过南通,送到黄海边生长着芦苇等植被的滩涂,最后排入大海。请你评价该方案的优缺点。4.图16为“中国主要贫困区分布”;图17为“中国某地区的生态环境恶性循环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结合上述两幅图,完成下列填空。(4分) ①若图17中的关联性发生在图16中的A处,则①表示 ,②表示 ; ②若图17中的关联性发生在图16中的C处,则①表示 ,②表示 , (2)请简要分析图16中B地区“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的原因,(2分) (3)分析导致图 16中D处贫困人口较多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5.根据下列资料和图回答问题:(10分) (1) 从动态的角度看,华北地区各省市国民经济增长率明显生态资产增长率,其结果会使各省市、加重。(3分) (2) Ps0.5的地区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业基地和山东半岛等地区。如果Ps与RP两者均=1,表明区域生态资产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且二者在特定时期内的增幅也是一致的,即生态状况与经济水平相当,区域处于状态。 如果Ps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