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第一节环境与人类.课件人教版必修六.ppt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第一节环境与人类.课件人教版必修六.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第一节环境与人类.课件人教版必修六

一、环境及其分类 二、环境与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的关系 自然资源的概念应把握其本质特点: 第一,自然属性,即“直接从自然界获得”; 第二,经济属性,即“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周口店位于北京西南郊,距市中心约50千米。50万年以来相继是“北京人”(50万~30万年前)、“新洞人”(10多万年前)、“山顶洞人”(3万~l万年前)和现代人(1万年以来)的家园。科学家利用洞穴堆积物中人与动物的化石以及植物的孢子、花粉,模拟出了当时人类与环境的状况。 在50万年前,这里有着适合猿人生活的环境;西北边低山丘陵茫茫林海,东南边平原上森林、草原、湖沼相间,清澈丰沛的河水自北而南从这里出山进入平原。猿人们栖息在一个能容上百人休憩的宽大溶洞(“猿人洞”)里,过着渔猎采集、茹毛饮血的生活。多年以后,可能是林火为他们提供了火种。以后,他们又学会了人工取火,学会了用骨针缝制皮衣,还可能在山顶洞外建造人工居所。旧石器时代的祖先们生活虽然艰苦,却为后人留下了青山绿水依旧的环境。 思考: 思考: 思考: 思考: 三、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三 环境与人类 的关系: * 当今社会,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生态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成为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与此同时,资源耗竭、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现实威胁。 如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人类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保护环境,首先要了解与环境和环境有关的一些基本知识。 Ⅵ1.1 人类环境 教学目标: 1、说出环境的概念及分类,举例说明环境与资源、生态的相互关系。 2、举例说明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地观。 3、通过对环境与资源、环境与生态、环境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探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1、概念: 围绕着人类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2、分类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大气环境 水环境 土壤环境 生物环境 地质环境 居住环境 生产环境 交通环境 文化环境 旅游环境 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大漠盐湖、极地苔原等 城市建筑、工矿设施、农田水利、荒漠流沙等 环境与自然资源 1、概念:存在于自然界中,在一定经济技术下,能够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 2、关系: 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相互联系: 环境与自然资源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自然环境是人类周围所有的客观自然存在物,自然资源则指人类主观认定的,对人类有价值的客观存在物。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然资源也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 2、关系: 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保护自然资源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内容之一。 相互影响: 环境影响资源的类型以及利用状况;环境的改变也会对资源利用产生影响; 自然资源的开发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非生物环境 (空气、水、土壤等) 生物环境 植 物 微生物 动 物 生物环境与非生物环境示意图 二、环境与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的关系 环境与生态系统 1、概念:(略) 2、关系: 相互影响: 生物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影响着生物的生理过程、形态结构和地理分布,体现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指示性; 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利用指示植物找矿:我国古书上载有“山上有葱,其下有银;山上有韭,其下有金;美国的”灰毛紫穗槐“能指示铜矿; 植物能指示土壤类型、酸碱度、土壤水分等:油蒿是土质沙性很强的指示植物;铁芒萁是我国长江流域一带红壤等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而碱蓬的生长反映了盐碱性的土壤环境;骆驼刺的生长反映了干旱环境;芦苇的生长反映了水湿环境。 仙人掌 莲 在环境影响着生物的同时,生物对环境也有改造作用; 土壤结构: 矿物质 有机物 水分 空气 岩石 风化 成土母质 微生物 低等植物 原始土壤 高等植物 成熟土壤 净化空气 吸烟滞尘 防风固沙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美化环境 减弱噪声 调节气候 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 净化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降低噪声 吸纳灰尘 杀灭细菌等 例1:下列环境属于自然环境的是( ) A 城市 B 农田 C 原始森林 D 三峡大坝 例2:下列物质和能量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 煤炭 B 小麦 C 钢材 D 雷电 C A 一个结构完整、功能健全的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可容纳较多的污染物质而不至于造成环境污染;反之,则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发生。 正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控能力,所以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 A B C 热 冷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